★笔试试题链接
文史:古典风韵
纵观2010年各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笔试试题,在文史方面,更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相关知识,而且出题角度广泛,甚至有点“怪”到让人摸不着头脑。
北京大学:一首流行的网络歌曲,用的是青春组合SHE的《中国话》的曲调,歌词则经过了重新改编:历史长河向前淌/岸上睡着一只羊/河里漂着一条狼/狼要拿羊当口粮/羊要认狼当爹娘/羊要救狼,狼要吃羊/不知是那羊救狼/还是狼吃羊。
题目要求:1.请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并用至少四个造一个单句。2.请找出所有动词,并用其中笔画最少的两个写一句适合大学校园的标语。
四川大学:半小时写两首七律,一首是根据川大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选一个字作为韵脚,写一首七律《成都行》;另一首是写一首七律面试心得。
英文:中英互译
中英互译的考题近几年都有出现,考查的不仅仅是对英文单词的词汇量,更多地是怎样熟练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平时一定要积累大量的词汇,甚至是四、六级也要有所涉及,还要巧妙灵活运用。另外,多阅读一些英语报纸或杂志都有好处。
北京大学:
1.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better)
2.能源危机对全球经济有消极作用,导致经济衰退。(impact)
综合:一个事件引发的无数种试题
要想突围这种多种学科“有机交叉”的综合试题,在平时学习中还得融会贯通,灵活多变。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校联考:
2007年夏初太湖发生严重的水华事件,导致无锡市供水危机,引起世人关注。据此引出数学、物理、化学三门科目的5道计算题。
数学题:根据给出的太湖水位、水面面积、平均水深等数据,在假定太湖水体是一个规则的球缺的前提下,计算湖水最深处是多少米、总蓄水量多少。
化学题: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要求写出元素在水体中可能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C。面试
代萌:这是校方最看重的一个方面,因此也是最需要花时间准备的。之前我也跟参加过自主选拔录取的师兄师姐交流过,也在网上查阅过相关信息,大致知道院校进行面试时间一般不会太长,短则10分钟,长则半小时。每位老师手里都有参加面试学生的材料,一般开始会根据考生所提供的材料内容展开提问。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紧张,从容应对,当然之前就应该对自己的申报材料了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之后,老师就开始对学生的一些兴趣、获奖情况等进行提问;最后,老师还可能会考查学生对申报院校的了解程度,之前不妨事先大致上网了解一下自己所报的院校情况。
我当时参加浙大的面试,大约7至10人一组。值得关注的是,浙大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宽广的视野和创新精神则是你应该重点培养的素质。回忆自己准备面试的过程,至今还记忆犹新。首先,我准备了中英文的自我介绍(英文也许用不到,但以防万一),也在其中着重展示了自己的亮点。记得当时自己对学习围棋的经历及其对性格的影响叙述便引起了教授的兴趣。随后,教授会抛出一个话题,每个人进行3分钟的观点阐述。这便是展现你视野宽度和创新能力的机会,也正是厚积薄发的机会。当时我们组的问题是对循环经济的看法。如果你能跳出资源循环利用的束缚,提出新的见解,那一定会让教授刮目相看。在学习之余多看国内外新闻,阅读《环球》《南方周末》等杂志报刊,多看时事评论,一定会使你分析问题的深度和角度与众不同。
总之,我对自主选拔录取的面试感想就是,在对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跳出思维的束缚,平时多积累,包括课内外知识、社会生活、社会阅历等等。
陈轶骏:由于我拿到学校推荐后是直接参加面试,所我并没有刻意准备。只知道面试的问题肯定是“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真正面过了才觉得,真是题题都是意外,意在“独到”。要想在面试中脱颖而出,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反应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知识面拓展等,平时的积累极其重要。
面试当天,教授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出乎意料。“红绿灯的设置有哪些要素?”“你是选化学的吧,我来问你一道物理题。”……然而正是这种问题才显出自主选拔录取的意义,考的不是你的学业水平,而是你的思维和思想。对待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能否透过表面看到本质,能否用一种批判性思维辩证地看待一个问题。
看得出,面试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授们所提的问题,多数留有很大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显然不可能有什么标准答案。在回答过程中也不要怕“糟了,好像回答错了”,这样会更紧张。答案的对与错并不是面试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在一个问题上你有没有自己独到的思维方式和见解,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有多深,思维语言能力有多强等。所以,中规中矩的回答一般得不到高分,能表现出自己独立思考、独到眼光的,往往会受教授们的青睐。
最后还想提一句,高考才是王道。高考依然是最公平、最见功夫的一场比试。自主选拔录取只是给我们一次额外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不能把它当成上大学的“捷径”,顺其自然就好。
时光荏苒,对于如今徜徉在求是园中的我而言,之前准备清华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今天,我也希望自己的心得可以成为学弟学妹们的利器,在自主选拔录取的舞台上绽放光芒,在心中的象牙塔留下属于自己的脚印。
★面试试题链接
结合三位考生的经验,面试的题目与笔试比起来更是天马行空,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你的灵活独到见解、较强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个人观点。一位过来人就这样说了:“平时多思考多积累,包括课内外知识、社会生活与阅历等。切忌不要专门刻意去准备,平心静气地与老师交流。”因此,不要被千奇百怪的题目吓花了眼,大胆地说出你的见解吧!
时事热点
1.“哥本哈根”峰会与环保
北京大学:哥本哈根会议是不是一场政治博弈?
清华大学:用一个成语形容你眼中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2.房价
厦门大学:对高居不下的房价怎么看?
浙江大学:2010年房价是涨还是跌?
哲学深思
北京大学:人的生命是否属于自己?
中国人民大学:违法犯罪能不能用“存在即合理”来解释?
生活观察
中山大学:如何看待“偷菜”改为“摘菜”?
东南大学:谈谈家用小汽车快速发展的利与弊。
换位思考
北京大学:如果你是联合国秘书长,如何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
文学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二十四史前四部和后四部是什么?
中山大学:谈谈对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的理解。
经验只是他们的,但也看出了许多共通之处:笔试包罗万象,融合了种种新意,而且常常是一题包含多科知识,看来,平时得多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面试很新颖,考官很潮,那些读起来似乎“一语双关”的试题考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创意,所以,逆向思维、多向思维都要派上用场啊!
而与整个选拔有关的择校、高考与自主选拔录取的关系,考生也得多多注意。自主选拔录取只是增加多样人才上好大学的一个机会,而不能也不会取代高考,因此,在自主选拔录取这段时间,频繁参加各个学校组织的笔试、面试,往往会使考生身心俱疲,忽略了原来有规划的高三总复习,那就得不偿失了。
(注:截止本文发稿时,相关高校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简章尚未公布,除特别说明外,本文涉及的招生政策和数据均参照2010年教育部和高校相关的招生政策,请考生及时关注高校最新动态。)
·2021高考倒计时3天!以最好状态迎接高考! (2021-6-5 13:32:08)
·2021高考倒计时 最实用的几条经验 (2021-6-5 13:29:41)
·2021高考有经验 要注意这些小细节 (2021-6-5 13:27:52)
·2021高考应试策略 过来人的经验总结 (2021-6-5 12:38:56)
·2021高考电子阅卷中的"潜"规则 做好这几点考试少丢20分 (2021-5-26 11:30:08)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