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查看访谈视频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腾讯嘉宾聊天室,在最近腾讯教育频道推出了一系列高考冲刺讲座,现在马上要开始的是理综的冲刺讲座。今天来到我们现场的是三位来自精华教育的三位老师。
首先这位老师是来自精华教育的物理老师宋晓垒。宋老师在物理研究方面一直都是高三在把关教学的,而且在近年来教学研究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发表了相关的很多论文,尤其在互动式教学研究方面是非常有成果的。
第二位老师是王丽芳老师,王老师是生物老师,也是近年来生物的教研组长,而且在生物教学方面也是非常成果的,而且在文章、发表论文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她在教学班上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
最后一位是我们的蔡霞老师,是教化学的,蔡老师一直是我们高三的化学教学的把关老师,在她所带的班上学生成绩也是非常突出的。而且在指导学生在竞赛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成果,被称为高考工程。
回答:
各位考生,大家晚上好!
主持人:
现在离高考剩下十多天的时间了,我们网友们或者是考生们非常想趁着十多天的时间再加把劲,争取能够在保住水平的情况下能够上一个台阶,我想他们一定有很多复习策略方面的问题想请教三位老师,想请老师介绍一下,这段时间里,这三个科目应该怎样来复习?
宋晓垒:
从我接触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现在普遍比较焦虑,这种焦虑应该说有其中的原因。第一个因素是他个人期望值比较高一点,和实际水平差距比较大。用我们的话来说,不报北大不甘心,报了北大不放心。还有高考的不确定因素,高考的成绩和他的确定因素,报志愿的情况之间会出现不敢确定的情况。
所以这种压力比较大,可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他比较烦燥。
第三个因素造成咱们具体要说的一个问题,经过三年的学习,知识到了一个要把这种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当中,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过程当中,知识上或者是各方面来说,感觉到出现一些问题。这方面在剩下的过程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做一个调理。单纯论物理这些科来说,我们研究了高考题,应该对高考方面有大的了解和认识。高考物理第一卷就是选择题,八道选择题当中应该说主要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非主干知识。非主干知识,比如说光学、原子物理热学、波动等等。在这个过程当中,考察的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我们同学在做这种题的过程中不应该轻易丢分。所以说在复习过程当中,如果有什么不会的或者是不懂的应该在最后十天当中回归到课本当中来,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这样对我们同学来说应该是很好的。
选择题第一卷打一个基础。
对于这个实验题,很多同学是最困难的地方,不敢保证得满分,甚至三分之二的分数都不敢保证。这个原因出在什么地方?我觉得可能平常高中三年其实没有做什么实验。你通过做实验,得到一种做实验的方法,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测量性实验,包括高考的设计性实验,我们在做实验一定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你到底要干什么。也就是说,从实验原理出发这个角度,我们来展开。通过什么来发生这个实验,要求什么仪器,在选择仪器过程当中,你要注意什么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把这个问题深化了。导致你对仪器的认识还有对于实验步骤还有数据处理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够看清楚。不至于拿到一个实验,不知道干什么。
在最后这段时间,在实验这个问题,我建议同学们还是把这20多个实验搞清楚。在这个背景下,应该对你们很有帮助。
至于第三大块,就是三个大的计算题。这三个计算题确实来说,就是比较典型的考试,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应该说主干,一道题目当中所包含的知识点是非常多的。每一问,或者每一步,我们的命题专家都是层层在那儿设坎,每一层坎上都要通过一部分人,要卡住一部分人。在综合性题目当中,就是要同学们对整个高中三年的知识要进行一个认真的反思,遇到这种题怎么解,怎么做,首先要分析清楚这个题目当中到底要考什么。整个高中物理的核心就是力和运动关系。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就有了规律。有了规律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学们在做大的计算题当中,应该是先分析这种大背景,建立自己的物理模型。找到物理规律,通过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所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希望同学们有得有失,首先把这个知识做一个反思,能走到哪儿,就一定要走到哪儿。应该说如果会做的题一定要拿到分,不要说会做得做不对,做而做不全。整个高中物理的试卷情况,我就先说这么多。
主持人:
刚才老师在介绍当中,主要是针对物理题题型做一个解析。大家要回归课本看看这些类别的内容,实验题也要回到课本,因为以前可能对这方面不太重视。现在要回归课本了,好好看一下整个实验的情况。
最后是一个大题,因为这个大题是层层设坎儿的,这个环节考生们要注意总结。平时答题技巧各方面来总结,帮助自己有所提高。
接下来请王老师说一下。
王丽芳:
临近高考只剩下两周不到的时间了,生物的复习总的方法和策略应该是什么。大家都在谈要回归课本,事实上,生物学科这个学科特点来说,回归课本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考生,哪怕是报考清华、北大的,他对这个课本的把握应该说是已经达到了一定层次。我们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还是应该进一步熟悉课本,做到在高考时能够更快的把知识从头脑中检索出来,做到既快又准确。
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他现在这个时间,其实更需要通过这个课本把知识当中掌握得不够全面的东西查漏补缺挑出来,使知识体系更完善。
生物学科,掌握欠缺的学生,现在都慌了神了,想要快速提高生物成绩,实际上这种想法不太合适,但是在这14天的时间里,想要提高生物成绩,并不是说不可能。比如说差一点的学生,看书的时候三本书该看什么呢?要想14天把这三本书看会的话,那真是不太可能,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的擅长记忆,有的理解能力特别强,可以有针对性的舍弃一些东西,而重点突破一些东西。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阅读课本。有的要精读,有的要快速浏览,这是总的复习。
就考试的一些类型题,简单说一下,一个是实验设计题可能同学们有点头疼。因为这个题,也就是放在第二卷里最后一道题,实验设计题,我想提醒同学们的是,看他这个考点主要在哪儿。一般情况下,实验时间题不会从头设计到尾,而是会提供很多信息。比如说,有些需要你提出假设,或者是提出预期的,这个东西不是盲目就让你直接提出来。事实上题干中的信息已经有足够的条件让你从中把握。这是提取里面的信息,然后提出假设或者是提出预期。
然后还有让大家设计实验的时候一个分组情况,这个分组就是要求我们利用对照的原则,对照是科学实验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因为对照原则,所以咱们分组的时候一般分为两组,两组是最常见的一类,有时候也可以分为三组,这两组和三组怎么确定,同样会提供足够的信息。比如说,他在题干里面告诉你有几种条件。或者说,他在下面的表格设计里面已经告诉你了是三组的情况。所以这个分组,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比较合适的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