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是上海完成新老教材交替之后的第一次考试,由此,高考试题所折射出的信息,格外引人关注。试题本身是否符合二期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随着高考落幕,沪上不少高中年级教师开始细细揣摩试题背后所承载的考试理念。
“以往到了高三年级,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指挥’学生搞题海战术。但从今年高考试题来看,题海战术几乎完全失效了。”尽管执教科目不同,但不少高中老师在谈及对本次高考的看法时,都深有感触。
解题思路藏匿课文中
截至目前,上海高考各科的试卷真题仍没有正式公布,因此全面剖析试卷的难度较大。采访中,一些高中老师对记者说,综合考生考试后反馈的情况,他们的第一印象是:这次高考“指挥棒”似乎已经将考察目标指回了课本。
市三女中英语教师徐效媛告诉记者,今年英语科目的试题难度适宜,学生考完以后普遍反映“感觉较好”。“事实上,关于如何在教学和考试中取得平衡点的问题,我们也一直在研究。从今年来看,题目难度没有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把基础打好,这种教法被证明是正确的。”
考试以“课”为本,在今年的语文考题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陆继椿说,通常到了高三年级,不少语文老师给学生讲课文的时间很少,因为往年高考语文中除了文言文试题外,现代文阅读理解和作文都与课本无关,老师当然要“抛”掉课本大讲应试技巧。“但这次的考试试题,其解题思路都藏匿于课文中。如果考生认真学习过高三语文课本中选录的文章,那么在这次语文考试中,做好现代文阅读理解问题应该不大。”
另据记者了解,今年的物理考题也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难度与去年差不多,符合二期课改考察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要求;历史和政治考题,总体难度也不高,但是都要求在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有一些理解能力的延伸,对论述有一定要求;化学考试和综合能力测试则更加贴近生活,考察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