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考试促进有机整合
不断提升高考改革服务新课程、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是深化高考改革的既定目标。当前必须在加强研究和探索的前提下,通过渐变和累积式的改革使高考和高中课程选修模块实现有机整合。
(1)高中课程分科、分类设置选修课程,对高考改革客观上提出了分类考试的要求,高考改革应积极回应这一要求。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选修模块考试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报考学校的类别与专业的需要确定。”有关高考考试内容与选修模块如何衔接问题,课程标准提出:“报考高等学校的学生,考试内容应包含共同必修课程物理1、物理2,以及部分选修模块。”这是因为,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高校需要与其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相匹配的测试,招收适合学校特性的考生;另一方面,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更需要与自己能力水平和发展潜能相对应的考试。从新课程高考物理学科两种设计路径对选修模块的取舍可见,目前一次性的、单一的高考难以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这是功能性的缺失。要真正改变功能性的缺失,只有实行分类考试。
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的分类考试在我国已推行多年,实践中存在着多种招生考试形式,这是很好的探索。下一步高考改革应当在高职招生探索的基础上,按照高校的专业特点采用整体设计的思想,而不是一些分散的、带有随意性的模块组合。为此,本人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对高考物理学科的分类设计提出3个层次的设想。
①对于一般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主要以会考相关科目的成绩作为是否具备进入某专业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考查,如面试、动手操作和必要的笔试,笔试的内容是两个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以及选修系列2中的操作性内容;
②对于主要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科院校或工科专业,考查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系列2的3个模块以及系列3的前两个模块的有关内容,突出应用能力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③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普通高校,考查系列3的5个模块,以理论为主。由于学生在高中选课时已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职业性向进行了模块选择,高校招生录取时,还可以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带有定向性质的选拔。
这样,除为文科学生设计的选修系列1外,物理课程的所有模块都会按照课程设计的思想在分类高考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高考对选修课程的全面落实就会形成一种正常的、良性的导向,教学就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对模块的高层次要求进行,高考也可以体现模块的高标准选拔目标。
(2)抓紧研究解决模块选考中的两个突出矛盾,即模块选考范围和题目等值问题。要在各地现有高考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选考模块的范围,平稳渐变地探索高考考试内容与新课程更多的选修模块的对接,尤其要尽快改变高考不设模块选考题目的情况,以克服由此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导向。解决题目等值问题对于深化高考改革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研究题目等值的目的是使选考模块考查在技术上获得科学保障,但从现有教育测量理论上说,目前还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困难。因此,根据高考命题的需要,尤其要重视研究制定题目等值的操作性标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模块选考的公平性。
(3)解决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整合设计的问题。鉴于以往高考改革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命题研究,而对高中课程培养目标统领下的高考整体考核目标、学科能力结构体系以及考试内容选择的标准和原则等重要考试理论问题的研究还亟待开展,所以尤其需要课程专家深度参与,高考改革研究者要和课程专家结合起来,共同研究高考改革的思路。这是深化高考改革的需要,也是高中新课程更有效地实施的需要。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分类考试的时机已经成熟。只要合理设定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在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整合研究的基础上,所谓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瓶颈”的问题才能有望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相关推荐:
·后高考时代!考生和家长谨防这些骗局 (2021-6-23 19:48:22)
·2021高考成绩达不到这个分数 冲刺一本大学有点悬 (2021-6-11 10:08:06)
·2021高考今将全部落幕 考后要注意这些信息! (2021-6-10 9:28:02)
·2021高考报名人数:河南第一 四川是江苏2倍 重庆超京沪 (2021-6-10 9:06:14)
·2021年高考结束后 我们最应该做什么? (2021-6-9 17:07:4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