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专题
一、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分析
一)特征一:选题仍以材料作文为主
纵观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我们发现全国共计17道题目,其中14道是材料作文,大部分延续了近年“材料作文”的命题趋势。
材料作文的目的在于要避免考生猜题、提前写好并背诵作文,考试时“掐头去尾”直接套用的现象,因此在杜绝宿构作文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材料作文在着重于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运用自已的人生体验来提炼主题。阅读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普世化阅读,读的是材料背后的共性主题,这类主题写出的文章偏大统;另一种阅读为创造性阅读,核心在于“从材料中通过个性角度,读出个性见解”。而个性见解正是阳光喔作文一直强调的“思维深度”、“思维宽度”、“个性表达力”、“情理均衡度”及“文字典雅度”五项素养的综合体现。这几项指标将深层揭示学生个人特质及素养状况,在作文得以综合呈现,便于国家通过高考选拔及培养新型创人才。
二)特征二:命题主题与材料趋于开放
综合17道考题分析发现,地区性考题比全国主题更显开放。其中有四个省份的命题为全开放性的题目。如上海卷“更重要的事”、江西卷“学生有三怕”等。而广东卷,则是在主题上有一定的界定,其材料为“白手起家的富翁捐助三个贫穷家庭的故事,A家庭欣然接受,B家庭接受但承诺返还,C家庭认为是施舍,拒绝接受。”我们可以写正面思考文章“慈善事业是帮助更是激励”,从C角度出发写思辨性的文章“‘骨气’是自大还是自信”,更可以综合起来写,命题为“三分之二的‘仇富’”,从A家庭理所应当的欣然接受,C家庭不屑施舍、拒绝帮助,到B家庭承诺返还的饮水思源,来透析当下社会价值观与“仇富”的矛盾心理。而全国卷题目“捡到手机后”,反而在材料上略显狭窄。
二、高考作文改革增速
通过分析近年高考作文题目可以发现,我国高考改革明显向彰显考生个性特质方面倾斜,首先是更开放、更具有个性发挥空间的命题已是高考作文发展大势所趋。原先的命题作文,千人一文的情况有效得到了遏制。其次,在评分标准上,从早年追求共性,逐步演进为近年接受各种声音和思想,大众小众,正面反面,甚至趋于思辨性等文章都能获得高分和认可。通过高考作文题目,我们看到,在当前教育格局的整体现状下,学生得以“框子里”最大限度的展开联想、展示个性,这无疑是弥足珍贵的进步。
三、如何让高考作文命题更合理科学
一)材料提供
部分省份的高考作文材料,学生难以读懂,在某门户网站关于高考作文命题的调查中,选择“迷茫”选项的人居然占到70%之多,可见提供的材料应该更通俗易懂,保证学生能从材料中读出普世价值,又能悟到个性价值。
另外,有些题目发挥空间太小,如今年全国卷作文“真诚与友善”,题目太窄,制约了考生才华和个性的发挥。最好由宽度、情怀、深度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多提供些并列式的材料,递进式的材料,转折性的材料。
二)主题选择
作文主题若“曲高和寡”,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便于学生发挥实际水平;而“层次过低”的主题,则很难让学生写出具有深度的文章。
所以,主题的选择上首先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在自如表达自我基础上,有足够大的思维延展空间。比如说哲学性思考、历史性思考、民族性思考、人与自然的思考等,才能让学生写出深度。
三)写作形式
高考作文要求中,文体虽然除写诗歌与剧本外,不限文体。看起来似乎很开放,但是对很多考生来说,这个条件变成了一个虚设,还是在写议论文。所以在出题的时候,建议能在形式上给予更为具体的说明。
应该说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整体质量有了不小提升,晦涩难懂的出题少了些,情怀与深度兼并的题目多了些,阳光喔通过近年高考作文研究发现,人才价值观的转变,对中、高考作文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激活每个人的创造力,民族创造力才得会整体提升。
相关推荐:
·2021年高考北京卷作文深度点评与范文(1) (2021-6-8 19:34:13)
·2021高考作文:全国八套卷都强调了青年责任与担当 (2021-6-8 10:21:43)
·2021年高考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怎么写? (2021-6-8 8:49:05)
·2021高考新高考Ⅱ卷作文:从三个维度入手写好"人" (2021-6-7 18:57:46)
·2021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来了 (2021-6-7 16:29:2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