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学习方法欠佳,生活作息不规律
“打开书复习,总想复习得面面俱到,但是总感觉有些知识点没有复习到,可让我具体举例又说不上来。”小刘同学告诉记者,一直要等到每次考试结束后,才知道原来这个知识点没有复习到。
另一位高三学生王同学也讲述了相同的学习情况,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上课讲的知识点,自己也能够理解,可偏偏回到家自己复习的时候,就会缺东少西的,也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的薄弱环节。
记者在咨询现场看到,是由很多家长代替孩子出席的。不少家长抱怨,自己孩子也有同样的学习困惑和作息不规律等问题。“每次孩子从学校回来先倒头就睡,睡醒了再做作业、复习,到晚上10点左右吃完夜宵后继续复习,直到凌晨两点多再去睡觉。跟他说了很多次这样不好,上课会没有精神的,他就是不听。”一位家长焦急向专家求助。
辗转在各个咨询点上,记者发现,现场的许多家长和考生除了咨询关于如何在考试期间减压的问题之外,如何利用好高考前的这90天时间,开展行之有效的复习,如何改善学习方法,调整生活作息规律成为本场咨询会上的咨询热点话题之一。
【专家支招】
每个考生对待考试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和迎考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是能够事半功倍的。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袁胜芳老师建议考生,在高考前每隔一个月就进行一次自身的学习状态比较。
“考生可以把各个学科、试卷题目上的各个考核大类按照某一个时间点进行分类汇总,把从第一次联考的成绩开始排列,直到最近的一次考试成绩单列出来,从中总结出每一个部分大类成绩上升或退步的原因,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提供参考依据。”袁老师介绍,利用这种方法,考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自己在这一学科上的优劣势到底是什么,也不会感动茫然,无从下手复习了。
此外,对于考生颠倒生物钟的现象,专家表示,改变这一习惯需要循序渐进的方式,不可太过着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物钟,但是即使考生认为凌晨某一时间段自己复习的效率是最高的,也得纠正成高考的时间作息。考前保证充足睡眠,养精蓄锐去迎接高考是非常必要的。挑灯夜战,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则得不偿失。
相关推荐:
·2021高考:高中生经常熬夜应该多吃些什么? (2021-2-4 9:55:27)
·2021高考:严重影响睡眠的这4种食物 考试前千万别吃 (2021-2-4 9:47:19)
·2021年高考生经常熬夜应该多吃些什么? (2020-12-17 11:03:05)
·家长反对高考延期?原来是这样考虑的 (2020-3-24 16:09:55)
·2020高考倒计时 冲刺阶段考生家长应如何备考 (2020-1-13 16:03:50)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