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 正文

2016年高考历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12)

来源:考试吧 2016-1-18 14:25:38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6年高考历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更多2016高考资讯、2016高考报名时间、2016高考报考条件、2016高考经验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2016年高考历史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汇总

第12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长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3北京模拟)《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开始关注民生

  解析:A 据“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为贵”“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可看出题干中的材料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故答案为A项。

  2.(2014安溪统考)司马光指出“以魏武(曹操)之暴戾(lì,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中的“名义”源自哪一学派思想(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A 材料大意为曹操强悍且有大功,但不敢废汉而自立,并不是其“不欲”,而是他担心名不正言不顺。故“名义”应指等级名分,源于儒家思想。

  3.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解析: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大体意思是用礼仪教化百姓,用法管理百姓,以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这符合荀子“礼法并施”的治国主张。

  4.(2014宁波模拟)古人造字意蕴深远,“伪”者“人为”也。“伪”字的造字意蕴最能体现哪家学派思想(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A “伪”意为虚假不真实。“伪”者“人为”也,故应反对人为。由此可知“伪”字的造字最能体现道家无为的思想。

  5.(2013福州模拟)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解析:D 从材料中“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法道,道法自然”“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可看出,儒家、法家、道家都认为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规律,与此意相符的是D项。材料中观点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B、C两项对材料理解不准确。

  6.(2014杭州模拟)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等共130篇,其中他把孔子写入“世家”而把韩非子写入“列传”,其背景是(  )

  A.孔子出身诸侯贵族

  B.韩非子思想在当时被统治者抛弃

  C.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

  D.韩非子出生晚于孔子

  解析:C 《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是按所叙人物的地位和影响划分的,“世家”记载诸侯王国之事,司马迁将孔子列为“世家”是因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学地位上升,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思想领域影响巨大。

  7.(2014泉州模拟)据学者考证,汉代已可种植反季节蔬菜,但当时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自然节律,会导致灾异。这种看法的理论基础是(  )

  A.勤俭节约 B.重农抑商

  C.天人感应 D.格物致知

  解析:C 人为的违反自然规律会导致灾异是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

  8.(2013苏北四市质检)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解析:C 材料关键信息是周孔“因”与秦汉“果”之间存在“一成不变”的关系,即孔子思想与汉代儒学之间的共性之处,其表现在两者都提倡儒家传统道德,C项正确;A项为孔子所注重;B项为汉代儒学所提倡;D项与孔子无关。

  9.(2013邯郸模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  )

  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

  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解析:C 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目的是提醒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对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有一定的作用。

  10.(2013河南一模)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解析:C 材料中“对传统的重新发展”即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全新的创造”指的是适应时代的创新,即宋代理学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6高考备考资料!

1 2 3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6高考历史备考:如何将复习与练习有机结合

  2016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四大满分公式

  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练习汇总

  2016年高考历史备考专项练习题:鸦片战争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