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张?(4分)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现代学者将宋明理学分为理学与心学,你认为理学与心学最大的区别在哪里?(4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7分)
44.阅读下列材料:( 18分 )
材料一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掩饰。
——摘自鲁迅《看镜有感》
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然后择西学可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启吾疾者取之。”
——张之洞在《劝学篇》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 合之则两止。”
——《侯官严氏丛刊》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请回答:
(1)材料一,汉唐与清代对待外文化的态度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对待外文化的态度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结合6分)
《共产党宣言》
与中国的结合 理论成果 实践成果 第一次 民主革命纲领 ③(2分) 第二次 ①(1分)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第三次 ②(1分) ④(2分)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6高考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5) (2020-3-22 15:31:57)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4) (2020-3-22 15:31:24)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3) (2020-3-22 15:26:01)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2) (2020-3-22 15:23:38)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1) (2020-3-22 15:22:3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