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政治 > 高考政治模拟试题 > 正文

2016年高考政治备考:自测题及答案(20)

来源:考试吧 2016-2-17 14:09:55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6年高考政治备考:自测题及答案,更多2016高考资讯、2016高考报名时间、2016高考报考条件、2016高考经验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11.[2014·哈师大附中期中]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物质生活条件是人们幸福的一个条件,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可取的和现实的。①项错误。题中“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④正确。“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②正确,③错误。本题选D项。

  12.[2013·江苏泰州中学考前预测]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

  A.相对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法

  C.相对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D.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解析:C 庄子把辩证法绝对化,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分彼此,“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这个也是那个,那个也是这个,是相对主义;“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天、地、人、道相互联系,是全面的、发展的和运动的观点,是辩证法;“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割裂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是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该题选 C,A、B、D与题意不完全一致。

  13.[2014·淮安调研]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曾说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移山方法(  )

  ①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 ②实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式的欺骗 ③包含着辩证的思维方法 ④启示我们主观能动性能够决定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 这里的移山大法,移动的并不是山,而是能够移动的人,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对山和人的关系处理包含着辩证的思维方法,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①③正确;②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④错误。该题选C。

  14.[2013·广州测试]从哲学上看,漫画《安全知识竞赛》(下图)中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结合

  B.体现了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的分歧

  C.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D.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解析:A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危房里进行安全知识竞赛,这是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表现,所以A入选。B、C、D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15.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②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③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的相互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表中箭头的指向。由图可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故选②③④组合。①说法错误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6高考备考资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

  考试吧:各地2016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及解读汇总

  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备考方法与计划汇总

  2016年高考寒假复习全方位攻略

  2016年央视春晚涉及的高考知识点总结 不看后悔

  2016年高考政治复习万能公式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