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4·哈师大附中期中]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物质生活条件是人们幸福的一个条件,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可取的和现实的。①项错误。题中“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④正确。“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②正确,③错误。本题选D项。
12.[2013·江苏泰州中学考前预测]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
A.相对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法
C.相对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D.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解析:C 庄子把辩证法绝对化,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分彼此,“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这个也是那个,那个也是这个,是相对主义;“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天、地、人、道相互联系,是全面的、发展的和运动的观点,是辩证法;“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割裂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是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该题选 C,A、B、D与题意不完全一致。
13.[2014·淮安调研]一位会移山大法的大师曾说道: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移山方法( )
①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 ②实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式的欺骗 ③包含着辩证的思维方法 ④启示我们主观能动性能够决定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 这里的移山大法,移动的并不是山,而是能够移动的人,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对山和人的关系处理包含着辩证的思维方法,蕴含着可贵的创新思维,①③正确;②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④错误。该题选C。
14.[2013·广州测试]从哲学上看,漫画《安全知识竞赛》(下图)中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结合
B.体现了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的分歧
C.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D.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解析:A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危房里进行安全知识竞赛,这是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表现,所以A入选。B、C、D在题目中没有体现。
15.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
①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②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③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的相互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表中箭头的指向。由图可知,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故选②③④组合。①说法错误
关注"566高考"官方微信,第一时间获取2016高考备考资料!
相关推荐: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5) (2020-3-22 15:31:57)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4) (2020-3-22 15:31:24)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3) (2020-3-22 15:26:01)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2) (2020-3-22 15:23:38)
·2020年高考英语抢分题型专练及答案(1) (2020-3-22 15:22:3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