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8年考前原创预测】
青蛙和雄鸡比赛歌喉,由村民们当评委。青蛙鼓着腮帮子,唱了一整夜;雄鸡在快天亮时,伸长脖子,唱了一遍。农民评委一致判定雄鸡胜出。对雄鸡的评语是:“动听,知时,一唱雄鸡天下白。”对青蛙的评语是:“聒噪,非时。”而诗人评为却一致判定青蛙胜出。理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留取蛙声一片”诗意甚浓。主办方没有办法,只好请仲裁判定。仲裁认为:青蛙是报告丰年夜的使者,雄鸡是报晓的歌手,都该获奖。
对上述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你认为哪一种评价更合情合理?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例文】
是非功过有评说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届11班 陈亭豫
①青蛙和雄鸡是两种类型歌手:一个报告丰年,一个报告破晓。农民与诗人的选择出现差异是必然的。人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受到教育程度、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农民喜欢按照时令,利于农时的雄鸡;而诗人喜欢“稻花香里说丰年”诗意盎然的青蛙。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我最认可的还是仲裁评价:各有特色,都该获奖。我们对人的评价不应有局限性,要多角度,才会全面客观公正准确。
②角度,决定认知水平。在接触新事物或结识新朋友时,我们经常会受到主观印象和他人评价支配,无法在第一时间认识最真实的一面,就像农民只听出了青蛙的聒噪,没有看到“说丰年”的益处;而诗人只看到诗意,没看到雄鸡报时的作用,偏斜在所难免。因此说,有什么角度,就有什么视野,决定什么样的认知。角度偏斜怎能公正客观?不公正客观的结论,又怎能站得住脚?
③固持己见,往往遗失真相。在科学不够发达时,西方的“日心说”和“地心说”之辩持续数年。教廷为自身地位,固执己见,坚持“地心说”,为此残害布鲁若等科学家。结果,大大推迟人们认识科学规律的时间,减慢思想进步的速度。为一己之私,才能推动社会认识与发展,就如仲裁纠偏一样,而固执早晚会受到人们唾弃。
④偏见必妒忌,蒙蔽双眼。廉大将军因嫉妒蔺相如因而产生偏见,扬言要羞辱功高的蔺相如。幸亏蔺相如站在国家角度,宽容廉将军,否则赵国就会发生动荡,给秦国入侵机会。所以,在对人事评价应全面思考,把事情看得通透方能受益。事实上,偏斜自私的心理对事物认知会影响科学判断,如两种评委的评价,往往带来可怕的后果。
⑤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认识态度不同,情况就不一样。就像罗丹所说:“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对问题的认识,应辩证地看,发展地看。如同对青蛙与雄鸡的认识,应注意其各自优势,因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⑥先入为主是认知大敌。现实生活中,有人喜欢“贴标签”,认知便向“标签”靠拢迷失自我。不如挣脱束缚,换眼光重新看待。《肖申克的救赎》中说:“真正束缚我们的不是钢铁铸就的牢笼,而是心中树矗起的高墙。”去掉标签束缚,拆除高墙,才能自我救赎。
⑦总之,我认为,仲裁的评价是最合情合理不偏不倚,从不同角度发现青蛙与雄鸡的闪光点,才能换来公正客观的评价。
指导教师:孙延堂
【佳作点评】(829——921字)作文材料是由本人原创的,经补习机构轮乱删改已失去对课标卷的预测作用,考查不出学生对新高考的充分理解,今天重新写作,以正视听。
本文最大亮点是:一题目《是非功过有评说》揭示材料与文章的中心,具有思辨性;二.围绕任务“你认为哪一种评价更合情合理、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本文基本上完成写作任务;三是文章多处体现了权衡选择与比较,多处体现点题、扣题的思路,虽然比较不够完善;四是能够入乎内,又能出乎外;出乎外,又能入乎内,既结合材料,又能施展;五是语言严谨,注重比较与说理,体现理性的思考与思辨,多处渗透理性的哲学思考。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相关推荐:
·2018高考作文押题预测:学思明志,大道简行 (2018-6-5 9:00:00)
·2018高考作文押题预测:经典伴芳华,真情永流传 (2018-6-5 9:00:00)
·2018高考作文押题预测:寄青春以三思 (2018-6-5 9:00:00)
·2018高考作文押题预测:责任担当,堪比铁钢 (2018-6-5 9:00:00)
·2018高考作文押题预测:奋斗·创造·报国 (2018-6-5 9:00:00)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