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提示
1、明清时期的政治
2、明清时期的经济
3、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4、康熙帝
复习建议
明清时期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资本主义萌芽、心学、儒学的新发展。具体的还是要紧跟教材、紧跟我们的复习资料,争取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解题起来也得心应手。
知识清单
明清时期 | |
时间 |
明(1368~1644年),清前期(1636~1840年鸦片战争前) |
时代特征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古代社会 ① |
政治 |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朝废 ② ,清朝设立 ③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对外政策:从开放转向 ④ |
经济 |
农耕文明达到顶峰,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明朝中后期,江南民营手工业出现 ⑤ ,清朝时缓慢发展 |
文化 |
思想:产生了 ⑥ 、 ⑦ 、 ⑧ 等具有进步思想的学者; 科技:中国在传统科技方面继续领先世界,但在近代自然科技和人文科学明显落后 于西方; 文学艺术:开始出现鞭挞礼教的小说、戏剧作品,如《红楼梦》等 |
参考答案:
①由盛转衰,②丞相,③军机处,④闭关锁国,⑤资本主义萌芽,⑥黄宗羲,⑦顾炎武,⑧王夫之
考点聚焦
考点一、明清时期的政治
(一)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1.明太祖废宰相。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借胡惟庸案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内阁的设立。废相使皇帝负担加重,明太祖遂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决策,内阁形成。后来内阁地位提高,掌握票拟权,首辅权力更大。但内阁并非法定机构而是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和职权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
(二)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
1.清初:设内阁、置六部,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皇权)。
2.康熙帝:设南书房,翰林院学士当值(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集权于皇帝)。
3.雍正帝:为了办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负责上传下达,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这不仅提高行政效率,且将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三)对君主专制的评价
总体:自秦至清,前期主要积极作用,后期主要消极作用。
1.积极影响:
①经济上,利于有效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为农耕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奠定基础。
②政治上,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④管理上,有相当严密和完备的制度、机构和规章,运作得当则有相当高的行政效率。
2.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日益束缚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②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滋生腐败,形成暴政,派生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四)康熙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
1.平定三藩之乱
“三藩”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占有云贵、两广、福建等地区,威胁清朝统治和国家统一。康熙亲政后下令撤藩。“三藩”起兵叛乱,康熙大胆启用汉将、绿营,历时八年,平定叛乱。
2.收复台湾
康熙帝任用施琅为将,出兵台湾。郑克塽降清。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下。
3.平定噶尔丹叛乱
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势力壮大,其首领噶尔丹引兵内犯。康熙帝三次亲征,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平定叛乱。
4.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尊崇孔子,开科取士,缓和民族矛盾;与内外蒙古首领于多伦会盟,册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
5.雅克萨保卫战和中俄《尼布楚条约》明末清初,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领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康熙先后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接受谈判。
1689年,中俄订约。这是两国经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均为中国领土。
整体评价:康熙帝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开创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与发展。
【典型例题】
1、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解析: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的过程中,总体趋势是不断强化的。所谓的偶有特殊情况,指的是在某一个阶段,某些因素对君权构成了牵制。A选项反映的是君权强化的过程,不符合题意;B选项提到了中外朝制度和三省制度,这两种制度都是加强皇权的,不符合题意;C选项三省制和宋朝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仍然是对皇权的强化,不符合题意。D选项,明初废丞相,这是加强皇权;但是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就对皇权就形成了威胁,这就是题干所说的特殊情况。
答案:D。
2、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解析: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获得高考备考资料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历史冲刺复习指南 (2021-5-26 11:27:04)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历史分析“公式” (2021-5-14 16:37:28)
·2021高考历史复习要注意5个隐形知识点 (2021-5-14 16:36:26)
·2021年高考历史大题满分答题技巧总结 (2021-4-28 15:18:40)
·2021年高考历史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式 (2021-4-28 15:17:2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