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明清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
出现风力水车;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增加;粮食大量流入市场,农产品商品化。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鼓励农民垦荒,但不能从根本上阻止土地兼并。
(二)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
①制瓷业:明清瓷器种类丰富,明宣德年问的青花瓷、彩瓷、珐琅彩都是珍品,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瓷都。
②丝织业:明清官府设在苏杭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2.民营手工业:
①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丝织业中使用花楼机,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②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
特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状态——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不足以分解传统生产方式;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影响——冲击、瓦解自然经济;出现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缓慢发展的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政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资本、市场和自由劳动力先天不足;文化上,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歧视商人的文化心理。
3.手工业享誉世界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4.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农业的补充与从属;历史悠久、领先世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三)商业
1.表现:
棉花、茶叶、甘蔗、燃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货币作用越来越大。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出现,如徽商和晋商;出现票号;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2.经济政策
①重农抑商
表现:明清统治者固守“重本抑末”政策,压制手工业、民营商业发展。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影响:
积极方面——保护小农经济,巩固专制统治,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方面——阻碍手工工场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凝固、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
②“海禁”与“闭关锁国”
背景:明初沿海倭患猖獗、清初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表现: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明太祖实行“海禁”,禁止人民出海互市,清朝只开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并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
原因: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天朝上国的思想;具有轻商的传统。
影响:有利于反对西方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而日益落后。
【典型例题】
1、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此题考查论从史出,材料中“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有涉及到水路交通,但未能反映发达,其意图还是反映商品在流通而矣,故排除A;;要反映成为全国经贸中心必须要有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比较,材料显然没有,故排除C;要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就要有雇佣关系,材料显然没有体现,故D。材料主要反映的就是福建商品经济活跃。
答案:B
2、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产品主要供宫廷和贵族需要,与市场联系不密切。而私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日用品、用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手工业能够满足城乡市场迅速增长的需要,其地位日益重要,在许多行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
答案:D。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解析:
(1)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其表达的是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一中新旧世界交流的主要事物,我们可以从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和历史意义两个角度来解读作答。
(2)结合美洲农作物的特点,从对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以及人口变化,人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对自然环境影响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解读:新航路开辟;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获得高考备考资料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历史冲刺复习指南 (2021-5-26 11:27:04)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历史分析“公式” (2021-5-14 16:37:28)
·2021高考历史复习要注意5个隐形知识点 (2021-5-14 16:36:26)
·2021年高考历史大题满分答题技巧总结 (2021-4-28 15:18:40)
·2021年高考历史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式 (2021-4-28 15:17:2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