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生物 > 高考生物辅导 > 正文

2021年高考生物所有实验归纳总结

来源:考试吧 2021-4-28 15:07:4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21年高考生物所有实验归纳总结,更多2021高考备考经验、高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高考网或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获取相关信息。

  实验七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4、结论: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知识概要:制片观察加液观察加水观察

  考点提示:

  (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让阳光照射。

  (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动物细胞会吗?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动。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倒像。

  (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如何调亮?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8)所用目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放大倍数具体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视野明暗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12)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①配制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②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③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

  实验八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考点提示:

  (1)鸡血能用猪血代替吗?为什么?不能,因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能提取DNA。

  (2)鸡血中为何要加柠檬酸钠?为何要弃去鸡血细胞的上清液?

  防止血液凝固;因为上清液是血浆,不含细胞和DNA。

  (3)胀破细胞的方法?能用生理盐水吗?

  向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大量吸水而胀破;不能用生理盐水,因为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吸收水分。

  (4)该实验中最好应用玻璃烧杯还是塑料烧杯?为什么?最好用塑料烧杯,因为玻璃烧杯容易吸附DNA。

  (5)前后三次过滤时,所用纱布的层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第一次用一层纱布,有利于核物质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二次用多层纱布,能防止DNA丝状物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三次用两层纱布,既有利于DNA透过纱布,又能防止其它杂质透过纱布。

  (6)若实验中所得黏稠物太少,其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加蒸馏水过少,细胞未充分胀破;第二次加蒸馏水过多或过少;第一次过滤用了多层纱布;第二次过滤用了一层纱布;使用了玻璃烧杯。

  (7)两次加入蒸馏水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是为了使血细胞吸水胀破;第二次是为了降低氯化钠的浓度,有利于DNA有析出。

  (8)实验中搅拌溶液时,为何总要沿一个方向搅拌?防止DNA分子受到损伤。

  (9)两次析出DNA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是加蒸馏水,降低氯化钠的浓度,促使DNA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为DNA不溶于酒精溶液。

  (10)三次溶解DNA的液体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用浓度为2mol/L的氯化钠溶液,第三次用的是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其原理是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2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对DNA的溶解度都比较高。

  (11)鉴定DNA时为何要用两支试管?其现象分别是什么?

  其中不加DNA的试管起对照作用。该试管溶液不变色,另一支加有DNA的试管溶液变蓝色。

  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

  3、检测:(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十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讨论:(1)如何判断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相比,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不同点是什么?末期呢?

  实验十一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实验十二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要求: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方法: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

  3、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100%

  4、讨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发病率是否与有关资料相符,分析原因.

  实验十三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2,4-D,IPA(苯乙酸).IBA(吲哚丁酸)等

  2、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②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③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3~5段枝条);④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⑤科学性原则

  实验十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培养酵母菌(温度、氧气、培养液):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2、计数: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培养液厚0.1mm)

  3、推导计算

  4、讨论:根据7天所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推测影响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实验十五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2、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搜集的数据。

  实验十六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考点提示:

  (1)什么是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为了便于调查工作的进行,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般应选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为什么?

  一般应选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的数量便于统计。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线上,应如何统计?

  只计算该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植物的数目。

  (4)在某地域中,第一次捕获某种动物M只,标志后放回原处。第二次捕获N只,其中含标志个体Y只,求该地域中该种动物的总数。MN/Y

  (5)应用上述标志回捕法的条件有哪些?①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②调查期中,没有迁入或迁出。③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实验十七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要求:(1)水族箱必须是密封的,且是透明的,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各生物成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一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等。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二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三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四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①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②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③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 助高考一臂之力!
获取2021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21年高考作文
获取9套高考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高考真题答案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获得高考备考资料

上一页  1 2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300题”

  2021高考语文必会100个多音字总结

  2021年高考: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全集

  2021高考英语冲刺:英语作文20套经典模板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