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语文最担心的是作文,再加上近几年作文的时代性和人文性,难度系数居高不下,因此存有“得作文者得语文”的说法。
既然作文训练具有长时性,高考还剩下20多天,还有必要下功夫吗?下功夫还有效果吗?其实我们忽视了作文的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应考性,考生完全可以去尽力弥补作文不足。考场作文如何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以下几点必须守住。
1.卷面。卷面必须干净,不可出现乱涂的情况。如果出现涂改,也不要涂墨点,而是划一道斜线或者二道斜线即可,这样阅卷老师在改卷时就不会在视觉上存在障碍,从而影响阅卷。
2.字体。一般建议楷书,而不建议行书。字体介于行楷之间也可以。最起码一笔一划清楚,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这样同样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好感。最忌讳的是潦草的字体,有的大小不一,有的忽高忽低,有的通篇过小,有的通篇笔画过长。还要注意墨水的深浅,因为墨水太浅阅卷吃力,太深阅卷有压迫感。
3.结构。结构不清,自然阅卷无感,甚至是反感。就算文采斐然,议论深刻,老师看下来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考生要把作文结构写清楚,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段落要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看到作文的亮点。
4.扣题。作文偏题和离题都不可取。因为偏题和离题的作文扣分极其严重。所以,我们要明白,作文可以写得不精彩,但必须严防死守做到扣题,拿到基本分,甚至中上分。只有扣题,才有机会让分数提高。近几年高考都考材料作文,考生不可急躁,要在写作文前认真审题,圈出材料里的关键字词和语句,联系材料文本,结合背景,确立作文论点。此外,在作文论证过程中,要多次点到论点的关键词汇,不可随意替换和更改论点词汇,以防被判为偏题或者离题。
5.内容。为了追求议论的精彩,不少学生在议论的时候存在议论有余,事例不足。议论需要有血有肉,不可言之无物,不可言及之物无关紧要。作文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有讲究。有考生在第一段立论时就收不住,直接用大量事例论证,导致后续无话可说;也有考生用旧例通吃所有段落,这也会拉低内容的分数。积累素材,事例是一个难点。我们尽量选择时代性和新颖性的事例,切不要用同质化特别严重的事例。就算走投无路,没有办法要用旧例,也要在概括上想点技巧,不要冗长,不要直白,不要拼凑,不要空心化。
6.语言。作文的语言要有文学味,不要政治味和历史味。我们看《六国论》《离骚》等大作品,就算评论政治历史问题,依然保持文学的语言味道,而不是单刀直入的时评术语。也许考生在备考中受到热点时评的训练影响,背诵大量的报刊文章,从而在写作上减弱原有的典雅性和文学味。但语文的作文,应当有满满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素养,我们可以汲取其他文章的精华,但不可失去作文本身的文学特点,否则阅卷老师难以从作文中感受到作文的妙处,自然存在低分风险。
总而言之,作文就是考生把审题中得出的论点,进行层次清晰的论证,把要谈论的问题在800字中讨论清楚,在逻辑和语言上做到阅卷老师的赏识,这就够了。
作文不是迎合,不是个性张扬,不是投机取巧,不是花式套路,作文是考生摆明立场,展示人文素养的一道文学性相对强的语文题。考生不必恐慌作文的阅卷主观性,也不必迷茫最后备考的作文训练。积累继续,练习继续,温故继续。
相关推荐:
2022高考答案 | 2022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22高考作文
·2022年高考作文七个快速提分方法 (2022-4-22 16:07:28)
·2022高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才不会偏离题意 (2022-4-16 21:30:03)
·2022年高考语文作文应对策略 (2022-4-16 21:27:29)
·2022高考作文想要得高分 这十点内容必须注意! (2022-3-23 16:33:05)
·2021年高考作文出题形式或有变化 (2021-6-5 16:41:11)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