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计划内奖学金每年奖近七千在校学生
●二十余项计划外奖学金每年使数百学子受益
学校结合品德素质教育,制定了新的综合课程奖学金评选方法,建立和完善了德育评价和导向机制,坚持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相统一的标准,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受到激励,让更多的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针对西藏、新疆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民族奖学金。在综合课程奖励基础上,学校还积极争取计划外奖学金,不断完善评优体系。学校现设有5大计划内奖学金和30家企业设立的计划外奖学金,2007年,学校发放奖学金1400余万元,为激励学生成才提供了强力“催化剂”。
我校奖学金分为政府助学奖学金、学校奖学金、计划外奖学金三大类。学校奖学金是我校专项拨款设立的奖学金,主要包括综合课程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专特长奖和创新奖、先进个人奖(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计划外奖学金是由校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设立的奖学金,目前在我校设立计划外奖学金的单位有巴斯夫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索尼奖学金、洛德奖学金等共计30家,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占有11家,2007年单位赞助金额110余万元,获奖学生近400余人。
困难生资助办法
助学帮困 措施多样
●奖学金、贷款、补助、减免措施多
●校勤工助学中心每年提供1万多个岗位
●学生从中收益960多万元
学校为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建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国家助学奖学金、校寒梅奖学金、减免学费、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组成的帮困助学工作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强自立,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我校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对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核实情况,施予资助。我校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在特殊时期和春节发放特殊困难补助;成绩优良的学生可申请政府、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的助学金。
2007年我校在校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2951人,其金额达1649.25万元。同时,学校为3660位学生,提供了国家、上海和社会各类奖学金、助学金1017余万元。
2007年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了11631个勤工助学(校内外)岗位,学生总收入966.8万元。
当年学校发放各类补助53.3万元,资助学生2950人;减免学费98人,减免金额20.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