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2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北京 > 正文

2010年北京西城区高考统一测试语文试题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0-5-5 16:28:1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0年北京西城区高考一模试题:语文

 

  第II卷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I卷文言文中,明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清乾隆帝

  却认为黄道周“立朝守正”,是“一代完人”。根据原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黄道周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画线部分断句。(5分)

  又问:“诗与丈之辨?”答 曰 二 者 意 岂 有 异 唯 是 体 制 辞 语 不 同 耳 意 喻

  之 米 文 喻 之 炊 而 为 饭 诗 喻 之 酿 而 为 酒 饭 不 变 米 形 酒 形 质 尽 变 啖 饭 则 饱 可 以 养 生 可 以 尽 年 为 人 事 之 正 道 饮 酒 则 醉 忧 者 以 乐 喜 者 以 悲 有 不 知 其 所 以 然 者。如《凯风》《小弁》之意,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诗真可已于世乎?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

  【注】凯风、小弁:均为《诗经》中的篇名。

  1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7分)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2)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 (4分)

  13.在下面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8分)

  (1)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5)霓为衣兮风为马,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陆龟蒙《冶家子言》 中说:“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被人注释为“春耕生产”。其实,不仅仅“东作”是“春耕”,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这个方位词总是与“春”这个季节词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春风”就总是被说成是“东风”: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还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更有“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简直就是东风的解释了。

  为什么在中国“东”这个方位词总是可以替换“春”这个季节词?这是中国的季风气候使然。简单地说,春夏来临,太阳很快地把热容量小的大陆晒热,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上升,气压变低;海洋由于热容量大,升温较慢,与同一时段的大陆比,海洋上气压相对高,因此海洋上的空气向大陆流动。秋冬以后,这个过程正好相反。所谓季风就是指这样一年中方向有规律转变的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大范围的空气流动。中国的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春天,有季风从东面或东南而来,因此,东风也就可以包含春风的意思。

  但是仅仅这样说,还忽略了一个问题。因为东西南北这些地理方位词,都关涉到叙述者的位置。对有的人而言是东,但对另外的人来说却是西,南北亦然。对中国东部,尤其是中原地区而言,春天的风是从东面或东南面的大海吹来,但是对于中国其他地区而言,季风或从西南的印度洋吹来,或从西北的北冰洋和大西洋吹来,固此春风就不应该是东风。另外,东南季风势力也有限,只能吹到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此线以西,春风也都与东无关。东南季风吹到的内陆最深处,正是中国的农牧分界线。由此可见,中国人把春风叫东风是中原人的视角占有了主导话语权。就文化而言,中原地区农耕民族的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因此中 原地区的视角就成了全中国的视角,并影响到中国人称春风为东风。在语言中,凡是涉及地理方位的词,都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以谁的视角叙述,谁的视角方位词流行,就看谁的影响力大。

  1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陆龟蒙将“东作”注释为“春耕生产”表明,在古代中国东风就是春风。

  B.亚洲内陆和太平洋在热容量上的差异,促成中国东南季风在春夏期间出现。

  C.在古代中国,不能掌握主导话语权,东南西北的方位指 代就没有办法明确。

  D.东南季风的影响,使中国的农耕民族的文化逐步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15.中国人为何把“春风”叫“东风”,请根据原文内容作简要概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推荐:考试吧提高系列:2010年高考语文预测试题汇总
       2010高考备考:高考语文答题常出现25个问题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