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各科联系要精而准
曾立群:福州一中高级教师,地理教研组组长,福建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中学地理骨干教师导师,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科评卷指导组成员
命题分析:
文综重在考察学生应用中学所学的政治、历史、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考察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考试以单学科内部的综合为主,多学科综合为次。试题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内容,方法和原理广泛串联起来,突出了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宏观整体认识和把握。
从设问来看,采用的方式以“一题多问”居多,结合多学科,呈现学科的交叉一渗透。一种是外显的“拼盘式”的设问,其特点是以某一知识的情境为“发生点”,用并列或分叉的形式指向具体的学科知识,目前以这种交叉渗透为主。另一种是隐藏式的“内涵式”设问,即在同一问题中有机和谐地交叉渗透,融汇了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目前这种形式较为次要。
在命题趋势上,结构、题型、难易度比例、题量都比较稳定,充分联系生活和生产。另外,试题信息图表数据化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
复习策略:
第一轮复习是能量积蓄的阶段,第二轮复习则是能量爆发的阶段,被称为腾飞的阶段。
要坚持一个大方向,精而不滥,准而不散。要有周密的复习计划,以市单科质检(上学期期考)、市综合质检、省单科质检、省综合质检、各校模拟考试为具体的阶段,安排好计划,要有自我调节的空间和时间。
联系要精而准,不要猜题和押题,而是强调对联系的归类整理。如人口问题,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考点各表现在哪些方面,在整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剖析。设置有效的专题进行小综合,专题不能是将几个小单元整合成一个大单元就叫一个专题,那是低效率的重复性劳动,无助于答题能力的提高。
要关注是否本省自行命题,如果是,那么要特别关注与我省有关的素材,比如武夷山评上世遗对本省的影响与意义、长乐海上丝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