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三维目标”要求
试题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特别关注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体现思想教育功能。如第16题“辛亥革命”从新的角度表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即从专制到民主、从传统的宗法社会到近代的公民社会的历史性变迁;第17题“五四运动”、第19题“文艺复兴”、第20题“政治漫画”和第41A题的“宗教改革”,都较为集中地彰显了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第18题“新中国的外交”以及第38题“先进中国人的艰辛探索”,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第13题“竹木简”有意识地引导考生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着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次命题设定难度适中,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中学历史课改的实际状况,力争体现高考的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
地理:坚持以能力立意为核心
地理试题严格按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命制。试题呈现形式多样,情境素材新颖,考点和难度符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选择题同一题组由易到难,梯度合理;综合题各小题之间的关系紧密,由浅入深,呈现出能力层次的递进和思维的逐渐展开。试题有良好的区分度,既有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又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试题坚持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试题充分运用地理图像,考查考生读图、用图能力,地理判断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地理试卷共有11幅图表,包括区域地图、统计图表、专题地图等,试题注重图表信息呈现的简洁性,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综合分析、归纳、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37题以新时期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产业升级与转型为主线,从现象的描述到原理的运用进行层层递进设问,逻辑关系清晰,充分体现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思想。考生入题容易,但要顺利完成整组试题须有较扎实的地理学科核心知识、能力和素养,从而把能力强、素质高的考生真正甄别出来。
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扣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考查的内容涉及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城市、产业转移、地理信息技术、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地质灾害、环境保护等,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突出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有机融合,强调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如37题以考生熟悉的长江三角洲这一热点地区为载体,通过等高线的判读,考查本区地形的主要特征;通过长江河口多沙洲现象,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导考生进一步思考本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等。
试题不纠缠于热点本身
试题充分体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如8~9题组通过呈现我国某干流区两组蒸发量统计数据,考查区域内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求考生从地理事实数据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到判断推导结论的思维方式,凸现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考查。10~12题组要求考生对不同类型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进行转换,从一个新的视角考查考生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从第10题的物候变化到第11题的空间定位, 既体现了“地球运动”的核心主干知识,又降低了这部分内容的考查难度;尤其是第12题,以“立竿测影”的形式考查考生利用地理观测的方法来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地理问题。
试题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联系生产实践与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将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融入、渗透到高考试题中。试题涉及了新兴服务业发展、对外投资、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将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贯穿始终。试题并不纠缠于热点本身,而是从热点问题切入,挖掘其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通过巧妙设计图文情境,让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物理:总体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物理试卷突出物理主干知识,兼顾知识的覆盖面,引导回归教材。在《考试说明》中所列的108个全部考点(不含实验)中,考查了69个,占63.89%,具有较高的知识覆盖面;在所要求的31个Ⅱ级考点中,考查了29个,占93.55%,突出了高中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
坚持能力立意,避免繁杂运算。命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的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考查考生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五种能力的掌握程度。命题为避免繁难运算,选择题只涉及简单的计算,计算题与压轴题也设法减少考生的运算量。整卷的阅读量较去年减少约20%,答题的表达量较去年减少约30%。这些措施更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使物理素养的考查更加到位。
情境常规经典,贴近生活实际。试题选材注重选取考生所熟悉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关注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第13题振动和波动、第14题理想变压器电路的分析、第15题点电荷电场、第16题卫星绕行星运动、第17题自由落体与沿斜面下滑物体的比较、第18题铜环下落穿过条形磁铁、第20题水平转台和平抛运动、第21题牵引小船问题、第28(2)题的空气压缩机、第29(2)题救生员从小船跃入水中等,都是选取考生所熟悉的、经典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生产实际,让考生感到亲切,既有利于缓解考生紧张的应试心理,又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发挥。第22题是压轴题,具有“新颖而不偏怪、巧妙而不繁难”的特点,有效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摒弃题海,引导学生注重体验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促进物理教学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
实验题不拘泥于教材
注重操作过程,回归实验本质。实验题旨在努力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动手操作,引导中学物理教学切实加强分组实验,为普通高中的实验教学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今年的实验题取材体现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第19(1)题如果考生没有亲自动手做过“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只是死记教材插图所给的仪器安装顺序就无法正确答题。第19(2)题以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电路连接、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实验能力。两道实验题都重视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考查考生运用已学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实验题的考查特点,凸显对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考查要求。
科学合理设问,适当控制难度。试题的不同设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在选择题的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保持了同质性和有效性,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否准确理解;计算解答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分步设问,以鉴别和区分不同考生的能力高低,既有数字运算又有文字运算,提高了试卷的区分度和效度。对于两个选考模块的试题,第1小题都是考查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第2小题都是简单的计算,以确保两模块试题整体上的难度尽可能相当,体现选考不同模块考生的公平性。
今年的物理试卷结构稳定,总体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较好的区分度,符合“顺利平稳”的命题要求。
化学:凸显学科内综合特点
化学科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考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平稳推进”的基本原则,力求反映高中新课程理念,力求使试题命制在科学性与规范性、难度与区分度、公平性与合理性等方面相统一。
试题的编制依据《考试说明》要求,于能力立意之中彰显基础性。在全面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的同时,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与水解、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简单计算、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等主干、核心知识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此外,试卷还充分关注《考试说明》新增内容的考查,如新增的22个学生应知应会的实验内容。
试题的设置注重多角度、多侧面考查主干知识,凸显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如第12题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问题,涉及溶液pH概念、转化率涵义、反应速率简单计算、控制变量方法、数据与图像信息的转换等;又如第23题,通过元素化合物(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性质转换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复如第24题以硫酸铜的提取流程为背景,综合考查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用语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求算等内容;再如第25题以熟悉的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基本化学实验操作、实验探究中的原因分析、定量计算、实验评价等内容,同时在实验题中渗透难溶电解质转化原理的运用等。……试题呈现形式出新、内容要求综合,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全在于将学科主干知识有机融合。
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能力
试题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多元能力与化学实验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2、25题考查了定量研究的方法,第8、23、24、25、31题考查了物质转化观,第6题考查了实验安全问题及试验方法,第30题考查了空间思维的基本能力等。试题通过设置装置图、曲线图、表格和流程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及探究的能力。
为调控总体难度,试卷保留了若干传统题型,但都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赋予新意。例如第12题,立意新、落点低,考生只要兼具变量控制意识和读图能力,从转化率的定义出发,就能顺利作答;又如,第23、24题,考查内容大多是基础知识及其简单迁移,但问题呈现形式的去模式化依稀可见;第25题内容源于教材、立意高于教材,从简单的实验操作到实验探究中的方案判断、问题分析、定量计算、化学理论原理在试验中的运用等,既考查了考生的实验技能又检测了理论思维,试题情境真实、构造合理,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关于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再如第30、31题,在考查诸多选修课程基础知识之同时,检测考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情境下的问题,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品质。此外,试卷中还有若干信息给予题,考查学生当场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试题力求文字凝练、表述明晰、图示简洁、结构严谨,剔除花哨的铺垫,确保试题既具有严谨的结构又具有优良的检测功能;试题摆脱就知识考知识的狭隘命题观,代之以联系的、开放的思想引导考生思维;多处设问直奔题旨,较好地控制了试题的阅读量,试题引用简化的数值,避免了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繁杂的数值运算。此外,试题还致力追求自然朴实、扬雅涤俗,以求小中蕴大、微中见宏。
生物: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生物试题严格遵循全国《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制。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试题全部为原创,不超纲,选材公平、公正,体现了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试卷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整体难度力争达到《考试说明》设定的目标,并有较好的区分度。
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能力考查涵盖了《考试说明》规定的四项能力。在各项能力中,特别突出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涉及实验能力考查的试题(第2、3、26题)总分值高达40分。如第26题侧重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生物实验教学中获得的原理、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初步探究。第26题中还设置了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必做实验中具体的操作方法的考查,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验经历,有利于引导中学开好课堂实验教学。试题第1、3、4、5、26、27、32题从不同角度考查《考试说明》所规定理解能力。如试题第1、26-Ⅱ、32题侧重考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第3、26-Ⅰ侧重考查“以图表形式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第4、5、27题较深入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的能力。
多方位考查位学生思维能力
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高度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第5题以“双脱氧核苷酸在DNA测序中的应用”为背景,将对“DNA结构和复制”等核心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与现代科技进展有机结合;第32题则突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试题还注重与生产实践,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置于真实问题情景中进行考查。如试题涉及豌豆栽培、茶园群落构建、海水鱼类养殖等。力求体现生物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具有浓厚的生产生活气息。试题也关注生态环境,如第26题Ⅰ、第26题Ⅱ在着重考查实验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试题背景材料都来自可靠科学文献,文字叙述简明扼要,信息的呈现形式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试题情景设置新颖,设问指向明确,问题设置注意难度梯度,多方位地考查位学生思维能力。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试题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试题对经典实验的考查不局限于实验的内容记忆,着重于考查学生对经典实验中所蕴藏的方法和精神的领悟,试题中涉及到对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生物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第4、5题对考生推理判断能力要求较高;27题还设置了问题情景,对学生进行反证法的思维考查。
点击进入:2012高考答案点击进入:2012高考试题答案交流
·2021年高考其实就考了六个字! (2021-6-9 12:14:34)
·2021高考物理卷有“赛龙舟” 英语卷考“做早餐” (2021-6-9 9:38:08)
·2021年高考命题主要有哪些思路和原则? (2021-6-8 18:07:05)
·考试吧:各科目2021年高考试题答案点评 (2021-6-11 15:26:59)
·各科目2021年高考冲刺复习指南汇总 (2021-5-26 12:08:05)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