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辅导 > 正文
考试吧整理“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明清”,更多2018高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中考网!

  点击查看: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汇总

  明清(1386-1840)

  一.朝代更替

  明(1386-1644):1386朱元璋定都南京;1421朱棣迁都北京(迁都原因:势力在北方;加强巩固边防;防止蒙古南下);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明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清(1636-1912):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顺治入关;1840鸦片战争;1912清帝退位,亡。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

  中国有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前夜

  (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农耕经济高度繁荣③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带有转型趋势)

  三.特征表现

  政治: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西藏:元朝宣政院设置,使其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域

  清: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封其为达赖喇嘛

  康熙帝:接见五世达赖,封其为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额尔德尼共管,加强中央对其管理

  乾隆帝:设金瓶掣签

  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正式归属中央

  1683 清军进入台湾

  1684 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885 改为台湾省,加强我国东南海防

  东北:唐朝在东北设两个都督府,正是归属中央

  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

  清朝设立三个将军辖区: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

  新疆:西汉设西域都护,正式归属中央

  清设伊犁将军,管辖天山南北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明:A.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长官称尚书,直属皇帝。加强了君权。

  B.设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明成祖在文渊阁成立内阁,内阁主要权利:

  票拟(代皇帝批复大臣奏章),由皇帝批红

  C.废行省:(行省是中央向地方的派出机构,权力大)

  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行政 财政)提刑按察使司(司法 监察)都指挥使司(军事)

  三司互不统属,直属中央。

  D.八股取士: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文体为八股文,不允许有独立见解,应按朱熹对四书五经的理解。

  影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新能力,阻碍科技文化发展,是思想文化专制的表现。

  清:内阁制:沿用明,可管理日常事务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大事(乾隆废除)

  南书房:康熙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互制约。

  军机处:最初处理军务,后扩大,开始参与机要政务,跪奏笔录。

  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

  原因:压制反清思想,加强思想控制(顺治-雍正)

  影响: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束缚思想,摧残文化。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说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农业:

  A.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世界领先,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

  B.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提高

  C. 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番薯

  D.发展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还有烟草(原产于美洲)

  E.赋税制度:明一条鞭法(征收白银货币地租,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清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农耕社会赋役制度成熟的标志)

  F.租佃制超过自耕农,普及农村。

  手工业:明中后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冶铁:普遍用焦炭冶铁

  纺织: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

  丝织:中心:苏杭,分工较细,新经济因素产生。

  制瓷:明:斗彩、五彩瓷

  清:粉彩、珐琅彩

  商业:

  A. 明清国力强盛

  a.商业市镇兴起,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 交通要冲),城市经济功能加强。

  b.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白银普遍流通。

  c.农产品商业化,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条变法的实行),

  d.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e.商业资本日趋活跃,不仅在流通领域,而且接入生产领域,小生产者失去了生产独立

  性,商人也称为包买商。

  f.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比重年增长率高于欧洲;

  g.19C初,世界10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中,中国有六个;

  h.明中后期至前期,世界白银一般流入中国;

  i.中国是世界经贸中心之一

  B.新经济因素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明中后期

  地点:江南地区

  特征:雇佣劳动;工场手工业的经营形式;购买劳动力;商品生产

  工场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区别:

  工场手工业工厂规模大,分工协作好,集中生产,效率高

  地位:封建社会内部新事物,代表社会发展的进步事物,但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C.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封建专制制度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市场)

  ②闭关锁国(海外市场)

  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根本)

  防止东南沿海人民的反清斗争

  抵御西方的殖民侵略。

  天朝上国,统治者盲目自大。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广州通商

  影响:阻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中国落后于西方,失去中国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契机。

  ③重农抑商:政府压制手工工场,向商人征重税,影响了手工工场的规模;

  商人买田置地,缺乏资金,影响商品经济发展。

  ④官府盘剥:征收重税,使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文化:承古萌新

  ①科技:传统科技继续领先,出现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A.《农政全书》徐光启(明)屯垦、水利、荒政三大主题,吸收了西方农业科技思想方法。

  B.《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总结了中国16C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是世界最先进的分

  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推进世界生物学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C.《天工开物》宋应星(明)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辉煌的原因:

  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⑵强大的中央集权保证了中华文明免受外来势力的冲击;

  ⑶各代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

  ⑷中国古代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特点: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专制统治

  ⑴专制主义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⑵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⑶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

  ⑷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海禁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⑴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大实用性,服务于农耕、生产,巩固统治;

  ⑵重视队典籍的整理,忽视实验;

  ⑶多集中在天文历法农学医学数学等领域,没有涉及近代科学;

  ⑷经验性、技术化,很多具有不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②思想:

  A.理学的新发展——心学 王阳明

  思想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途径:克己私欲,回复良知

  评价: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B.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

  背景:政:君主专制统治发展的顶峰,日趋衰落,阶级矛盾激化;

  经:商品经济的冲击,资本主义萌芽,人们竞相逐利;

  文:思想文化专制,程朱理学是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

  外: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

  人:思想家的探索

  代表:明:李贽

  内容: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

  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男女平等;

  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认了“天理”的存在;

  作品:《焚书》《藏书》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⑴王夫之:内容:理在气中

  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作品:《船山遗录》

  ⑵黄宗羲:内容:反对君主专制,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否定三纲五常;

  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言论自由、监督机构、咨询机关(学校)

  作品:《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⑶顾炎武: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经世致用

  反对君主专制

  评价:①带有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②对君主专制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③对后世影响深刻

  C.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

  ③艺术:

  书法:世俗化、平民化、多样化;

  篆刻:明中叶以后发展成一门艺术。

  绘画:文人画:风格奇特,不拘成法(八大山人 郑板桥 四大才子)

  风俗画:木刻版画 年画 布贴画 剪纸画

  文学:小说——主流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激化

  代表:明:四大奇书 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评价: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新的高峰。

  戏曲:昆曲:时间:明中期到清中期是其鼎盛时期。

  地点:昆山

  特点:文辞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气讲究格律板眼;载歌载舞。

  代表:汤显祖《牡丹亭》

  评价: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等多种剧中的

  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百戏之祖”

  京剧:时间:清中期 乾隆

  地点:北京(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四大徽班来京献艺)

  代表:同光十三绝

  评价:将独特的中国戏曲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国粹”。

  ④宗教:基督教明朝利玛窦在中国传播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表现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极缓慢发展;

  思想:明清之际民主进步思潮的出现;文化专制

  文化: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批判现实反封建(牡丹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原因: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小农经济生产;

  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反抗。

  基础:经济:小农经济

  政治:新兴地主阶级;

  理论:法家思想;

  历史教训:春秋战国诸侯争霸;

  经验:商鞅变法

  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趋势:皇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加强;

  评价:明清以前积极作用为主

  积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其消极反动作用

  消极:钻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束缚人的思想,阻碍科技发展社会进步。

  选官制度

  禅让——世袭——察举——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监察制度

  秦:中央:御史大夫

  西汉: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制度

  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确立

  隋唐:谏议制度、门下省(封驳审议监察职能)

  宋:通判地方 谏院(独立的谏议机构)

  明清:提刑按察使司(地方)都政院科道(中央)厂卫机构

  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①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②城市商业经济发达,经济功能增强

  ③货币不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货币改革,二者相互促进

  ④商人群体活跃(明清)

  ⑤对外贸易发达: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⑥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相关推荐:

  美好明天[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上线,快来体验

  2018年高考各科备考资料历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考试吧整理: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总

  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各科考试大纲

  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最新信息!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me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