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历史 > 高考历史辅导 > 正文
考试吧整理“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魏晋南北朝”,更多2018高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中考网!

  点击查看: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汇总

  北朝(439-581)东魏—北齐(灭于北周)

  西魏—北周(灭于隋)

  东晋 (317-420)建康—南朝(420-589)(宋齐梁陈—灭于隋)

  隋(581)

  二.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三.特征表现

  政治

  ①朝代更替频繁

  ②北方战乱多(西晋八王之乱,在黄河洛阳一带),南方相对稳定。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的典型途径。

  背景: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⑵民族融合;⑶社会矛盾尖锐;⑷柔然强大的威胁。

  内容:⑴均田制(赋税制度:租调制)

  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付大批的无主荒地

  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承担徭役兵役。

  影响:抑制土地兼并。

  ⑵三长制:内容:废除旧的基层统治机构——宗主都护制,改行三长制;

  设里长、邻长、党长,即三长;

  三长直属州郡

  影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⑶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任期考核制

  ⑷迁都洛阳

  意义:⑴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⑵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繁荣的景象;

  ⑶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经济

  农业:

  北方:由于战乱,北方生产遭到破坏,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南方:发展,和北方趋于平衡。

  原因:①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农业发展(根本)。

  ②南方相对安定,战乱少;

  ③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⑤江南各族人民共同劳动;

  表现:①稻麦兼种水路互补的作物体系初步形成;

  ②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③农业发展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④南方出现大城市,如建康。

  作用: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手工业:

  灌钢法(南北朝):表明我国冶铁技术的进步

  白瓷(南北朝)

  商业:

  总体来说不活跃,但南方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北方: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

  南方:建康(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文化

  思想:

  A. 儒学出现危机,玄学盛行。

  原因:社会动荡,人们寻找精神寄托,转向求佛求道;儒学本身弊端。

  表现:佛道盛行;儒学弊端。

  B.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

  文艺:

  书法: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出现士人群体,特立独行。

  特点:表现个人意境,具有写意性。

  代表: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绘画:魏晋南北朝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特点:注重写意及个性表达。

  代表: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文学:骈体文 注重对仗排比,文采华丽。

  科技:

  数学:祖冲之(南朝)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之久。

  农学: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

  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相关推荐:

  美好明天[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上线,快来体验

  2018年高考各科备考资料历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考试吧整理: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素材汇总

  2018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各科考试大纲

  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最新信息!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me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