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关于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 |
第 2 页:关于选用来自阅读所得的材料 |
第 3 页:选用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
准备高考作文,通常都要有材料方面的准备。怎样准备材料呢?各有途径。常见的有几种:
一是看优秀作文选包括看前两年优秀高考作文。从理论上说,这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在获取材料的同时,还可以从写法上得到借鉴。但是,这不能算作好的途径,因为别人文章的材料是别人从生活中获取的,借以表达的是别人的生活感受,照搬别人的作文中的材料,难免有食人余唾之憾。
二是看某几中有影响的杂志。这从本质上来说,同一种途径是一致的。弄得不好,还会被阅卷者议为有抄袭之嫌。
三是看各种作文“材料库”之类的书,若干年来,各地这一类的书出版得是不少的,其中编得好的也有,但是不少是拼拼凑凑的,更重要的这些书中所搜集的材料都比较陈旧,很少来自现实生活,把它们用来作写作议论文的论据,有的是可行的,用来写其他文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起来说,通过这三种途径获取的写作材料,很难写出鲜活的文章。为此,我提出下列意见供复习迎考者参考。
一、关于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
正如流行歌曲所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日新月异、千变万化、光怪陆离的现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材料。我们不应回避现实,而应该关注现实,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可以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文章。
如果翻用流行歌曲中的歌词,我们也可以说“内部的世界真精彩”。我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校内的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的设施,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面貌;我们的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如此等等,都是我们的熟悉的,自然也是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
(一)怎样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
我们的做法是:
1.回顾自己18年的生命历程
一个高中毕业生,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的生活,各有其具体内容,各有其特点。更重要的是,这18年的生命历程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一些起伏曲折,总会与其他人发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或产生某种感性纠葛。回忆这样的生活经历,特别是这样一些经历中的若干生活细节,在适合题目需要时写进文章,便会别有情味。如果把这样的材料作为评论的对象,就可以写出入情入理的文章,因为这样的经历本身就包含着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2.回顾自己亲友的生活状态
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自己的亲友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家庭中,有的随着社会进步而向前发展了,有的却走向了相反的道路。同样是下岗,有的自强不息,在艰难中崛起;有的却自抱自弃,消极甚至沉沦了。有时面对着同一问题,抱不同生活态度的人会发生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在行为上发生冲突,这些都是鲜活的写作材料。2002年,有一位同学遵循此道,写了一篇《外婆的选择》。该同学的外婆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做个什么“大事”。外婆得了癌症,其子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延缓外婆的生命。不料外婆拒绝一切治疗。其理由只有两条:一条是外婆说,她一生都爱美,不论什么情况下头发总是梳得整整齐齐,衣服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如果接受放疗或化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了以后,孩子梦见这样的形象,还不吓得半死?另一条理由是外婆说,子女们经济都不富裕,如果把这有限的钱用在无效的治疗上,还不如把这些钱留着孙子、外孙女的教育经费。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却表现出她崇高、博大的精神世界。这样的文章比起那些胡编乱造的文章不知高明多少倍,自然能得到很好的分数,因为文能引起阅卷者心灵的震动。
2003年,有一名考写了一篇题为《面试主考官》的优秀作文,写的就是自己的“母亲”的事。母亲在单位主管人事工作,每年主持招聘员工的面试,并直接面试最后的几名。这一次她对最后五人亲自挑选。她排除了4名,选中一名与自己的女儿长得很像的应届大学生。虽然我们不能认定这名考生写的是真人真事,但它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加上文章构思较为新巧,对挑选的过程也写得起伏曲折,这篇文章也得了高分。
3.回顾自己高中阶段的作文
在高中的三年中,总有成功或失败之作。把自己觉得最好的或老师觉得最好的回忆出来,根据高考作文试题的需要,适当加以改写,也会成为佳作。笔者在高中阶段主要搞专题写作训练。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作一定的调查研究,获得大量的材料,然后进行多种文体的写作。作为“保留节目”的有两个:一是城市“农民工问题”,一是南京老城区“小巷文化”的调查及写作。因此,高考中每每有同学运用这方面的材料写出优秀之作。
通过这三方面的“回顾”,同学们可以提升对自己、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悟,获得鲜活的写作材料,文章就会写得比较充实,比较丰满。
(二)怎样用好从生活中获得的材料
“用好”的途径多种多样,这里主要介绍三种:
1.把原汁原味的生活写进作文
有些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正好与试题的要求相契合,便可以把原汁原味的生活故事写进文章。如上文所举的《外婆的选择》。
2.对生活故事作一定程度的“加工”
这里所说的“加工”,主要是对材料加以分析、研究,确定一个较好的写作角度。笔者曾让学生以《张牧野今天没有来上学》为题写“想像”作文。不少同学根据对平时有同学未来上学的情况的了解,注重编“故事”。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写:张牧野未来上学,现主任非常着急,多方寻找联络;同学们对张牧野非常关心,有的课间打电话,有同学课余分头去寻找。校长也非常着急,下命令一定要寻找到,否则影响学校年终评上“文明学校”。新闻记者也极为关注,多方打听是否是课业负担过重、承受不了,是不是老师“伤害”了张牧野的心灵……不料傍晚张牧野从医院打来电话,说自己发烧在医院吊水,赐刚吊完、开始退烧。他这样把故事在现实的社会背景上来写,写出世人的不同心理、不同的嘴脸,褒贬而不露痕迹,令人称道。
3.根据试题需要对材料作“转化”
生活中的故事往往包含着多方面的意义,因此可作不同角度的转化运用。譬如城市的农民工问题,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可以用,写移植农民工的记忆,懂得生活的艰难、就业的不易、创造新生活的艰辛等等;写“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用,写不同的人对农民工的不同评价并探究其原因;写“诚信”这个话题可以用,写农民工从事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以改变城市的面貌,这既是对建设的诚信,也是对自己的诚信;至于写感情与认知的关系,更可以运用。
这样的“转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艺术。这种“创造”和“艺术”,就是对材料作不同的角度的开掘,写出符合试题要求的佳作。
相关推荐:
·2021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 (2021-5-17 17:02:21)
·2021高考历史材料作文如何写出彩? (2021-5-17 16:57:00)
·2021高考高分作文:如何引入热点素材? (2021-5-17 16:55:24)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展现青春激昂的风采 (2021-5-14 16:17:49)
·2021高考提分技巧:写作文要做到心中有国 (2021-5-14 16:12:2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