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关于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 |
第 2 页:关于选用来自阅读所得的材料 |
第 3 页:选用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
二、关于选用来自阅读所得的材料
自从高考考话题作文以来,高考作文运用阅读所得的材料构成佳作者,已广为人们所重视。这样的佳作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所谓“故事新编”,如《赤兔之死》、《刺秦》、《阿Q新传》等,这类文章可以看作微型小说。
一类是所谓“借题发挥“,如2003年的《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起》、《与邹忌书》等。这类文字以议论见长。
阅读所得的材料,个人认为首先应是课内的。现在的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材料。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教材是一座富矿》,笔者分析了运用教材中的材料构制新作的优越性,并罗列了前四年话题作文可以从教材获得的材料或借鉴。这里不去说它。只说一下如何“用”。
我们认为,“用”应特别注意两点:
1.对准试题的要求
2003年有一名考生写了一篇《也就是一只猴子》的作文。这篇文章用的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人物故事。怎么用的呢?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选定“美猴王”孙悟空作吉祥物。唐僧师徒三人各写一封短信给组委会表示自己的态度。唐僧的信完全赞成选用美猴王,信中说,悟空是忠心耿耿保我去西天取经,可是我不太了解他,怪他多管闲事,随意杀人,因此动辄念“紧箍咒”惩罚他、驱逐他,但他一如既往。猪八戒写信坚决反对,理由是孙悟空经常戏弄自己、打自己,破坏自己的“好事”,“坏极了”。沙和裳的态度是赞成的,也从自己切身体会中说了一番理由。应当说,这篇文章运用的材料一点也不新鲜,但文章给人以新鲜之感,这既是因为对准了“题目的要求”,从“感情与认知”的关系方面来写作的,还因为作者设置了一定的情境,把这个材料放在一定的背景下加以运用,所以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2.要有所创新
“故事新编”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借题发挥的关键也在于一个“新”字。这个“新”就是要对“故事”要有独到的理解,要创设独到的情境,要有现实的针对性。譬如一名考生在2003年写了一篇《屈原之输》,写的是屈原一腔热血,忠心为国,结果一输再输。他不是输在忠心上,也不是输在才智上,而是敌不过血脉亲情。讽刺的却是现实生活。文章最后两问充分显示了这一点:“问问那些高官们,你们身边的李原、王原有没有输?你们身边的子兰、子花有没有赢呢?”这两问点明了真正的写作目的。如果这名考生不是这样来用材料,而是机械复述《屈原列传》中的故事,还有什么“新编”可言呢?
相关推荐:
·2021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及方法 (2021-5-17 17:02:21)
·2021高考历史材料作文如何写出彩? (2021-5-17 16:57:00)
·2021高考高分作文:如何引入热点素材? (2021-5-17 16:55:24)
·2021高考作文写作指导:展现青春激昂的风采 (2021-5-14 16:17:49)
·2021高考提分技巧:写作文要做到心中有国 (2021-5-14 16:12:26)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