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2年央视开年大剧《人世间》开启霸屏模式,引发了现象级观影热潮,魅力之大应当和作者梁晓声的创作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梁晓声的四句话广为流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是他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从这样的好人标准出发,希望人性向上、向善,社会向美、向好,这是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深厚内涵,也是《人世间》的深刻魅力。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
作为一个即将或已经迈入成人门槛的中国青年,我们都面临着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抉择,那么,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提示
本则材料从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映切入,引发对作者梁晓声的创作理念的思考,最终归结到对“好人文化观”这个好人标准的探讨,引导即将成人的学生对未来的做人准则有更深入的思索,明确做人的标准、方向,激发整个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材料的中心是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此“好人”并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道德层面的善良,还指促使人向上、社会向上的各种因素,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并结合对自己人生标准的的思考进行写作即可。
参考立意:
(1)树立“好人”标准,促进社会向善;
(2)无问时代,但做“好人”;
(3)以“好人文化观”,养国家之正气。
【范文】
1
向善而行,做一个“好人”
开年大剧《人世间》开播即观者如潮,好评不断,其魅力正源于作家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这种“好人”有着“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种“好”,能触摸人心的柔软,这种“善”,能撑起美好的人间。
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永远需要这种“好”和“善”。作为青年学子,行走于纷繁世间,我选择向善而行,做一个“好人”。
向善而行,做一个“好人”,要求我们必须心存善念。
心存善念,不仅仅指伦理学上的定义,更指的是根植于内心的崇高的修养和道德品质。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为长者折枝”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从“箪食瓢饮,不改其志”到“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种种这些根植于内心的美好信念,崇高修养,都是“善”。
心怀善,靠近善,崇尚善,终会如久处芝兰之室,与其香同化矣。
向善而行,做一个“好人”,要求我们必须自觉行善。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所以,致善必以行,并且是无需提醒的自觉地去做。孔子对弟子不仅“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刘备对儿子殷殷嘱托“勿以善小而不为”,都是因为他们深知:知易,行难。否则,就会像宰予和刘禅一样,一个以朽木之名传世,一个以乐不思蜀而终。
以善为基,善从行起,做到自觉行善,才能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向善而行,做一个“好人”,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如一。
人说知易行难,其实,行易终难。一时的坚持很容易,一直的坚持却很难,所以才更要持之以恒,始终如一。苏格拉底上课时曾让学生每天挥臂三百,然而一年之后,只有一人坚持,这坚持也成就了柏拉图,终习得博大精深的学问。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善存心中,行以贯之,然后积善成德,终至圣心备焉。
善存我心,朗朗如日月入怀!
善从我行,熠熠如锦绣加身!
善始善终,积水腾蛟终化龙!
我必向善而行,争做时代“好人”!
2
向上向善德成于中 自觉自由礼形于外
《人世间》真实展现人间烟火,被观众称为“平民史诗”。剧中人物一生历经各种磨难,但依然闪耀出普通人性底色的纯朴和善良,这也是原著作者梁晓声 “好人文化观”创作理念的深厚内涵。历史飞跃,时代变迁,无论是历经日升月落的等待,还是见证灼灼芳华的盛开,做一个好人,一直是人性、人心之所向,是社会、时代之要求。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读书破万卷,悠然吟意蕴。中国青年当履践华夏民族风度翩翩的深厚修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放在第一位,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加强自身修养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克已复礼,是为君子也。”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内涵丰富:修养,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清高,是“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谦逊,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正直,也是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彬彬有礼……吾辈当自强,更需增修养,且效孔子谦逊,师陶潜淡泊,学太白高歌,做一个血气方刚的耿介男儿,成一位温婉自强的清新女子,一颗温暖善心,一身浩然正气。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行出万里路,傲然啸苍穹。中国青年当践诺悠悠神州君子慎独的自行奋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自觉以成。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中站起来,从“开除球籍”的危险中闯出来,靠的是自觉奋斗;人民军队在枪林弹雨中愈打愈强,在盘马弯弓中走向“世界一流”,靠的也是自觉发展。疫情防控,高三封校,越是面临艰难困苦,越是需要自觉奋进;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是需要自觉搏击。莘莘学子,晔晔扶桑,要做“不坠青云之志” 的奋进者、“此时不搏待何时”的搏击者,始终保持自觉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自觉向善的丰神异彩。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百行善为先,淡然数变迁。中国青年当续力仁人志士博施济众的蕙质兰心。
黄河落天直奔东海间,万里善良写入胸怀间。曾经,在气温只有零下6摄氏度的开封,有人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点了50份热粥,备注上写着:“餐不用送,麻烦将这些粥就近送给路边除雪的环卫工人和那些正在送外卖的小哥。”接到订单的店长一看备注,给这份订单加了量。送餐员看了备注后,将原本可以一人挣取送餐费的订单分给了10个同事,以让更多的人喝到热粥,第二天那位买粥的那位先生却收到平台退款。感动之余,大家都在把这份善良传递下去……善良像柳暗花明一样迷人,像黄山云海一样壮丽,像万里长城一样厚重,谁都希冀自己能被善良以待,希望谁都可以善良待人。
用修养定义人生,以自觉礼赞高考,凭善良行走世间。这不仅是高三学子应有的追求,也是每一个与时代同行的中国青年该有的姿态。做一个好人,踏四方土地。
3
向上而生,向善而为,向美而行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这是“茅盾文学奖”作品《人世间》的作者梁晓声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做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时代出题,青年答卷,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又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毋容置疑,我们要成为一个符合“好人文化观”的向上而生,向善而为,向美而行的时代新人。
向上而生,就要有“自强不息勇成长,明德格物尚自觉”的追求。
向上而生,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奋斗不息精神的内核。没有人规定过,青年,应该活成什么样子,但是我想:青年应心如竹子,总是向上而生。向上而生,就是要具有“自强不息勇成长,明德格物尚自觉”的追求;正如梁晓声先生所言,要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青年就应该具有海伦·凯勒那样自强不息的品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青年就应该具有蔺相如那样植根于内心的修养;“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青年应该具有屠呦呦那样深入探究、坚定执着的追求。作为向上而生的青年,这些品质、修养,都应该内化成为生命成长无需提醒的自觉。少年初长成,唯有具备向上而生的这些追求,才能真正的鲜衣怒马致芳华。
向善而为,就要有“奉献丹心积善留,助人过度稻粱谋”的精神。
向善而为,是推动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狄更斯曾说:“爱,能使世界转动”,诚然,无论是帮助老奶奶背米的屈原,还是帮助老人捡草鞋的张良;无论是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赓香夫妇,还是火海救人英雄王峰;无论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典范王红旭,还是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他们都因有“奉献丹心积善留,助人过度稻粱谋”的精神,高尚了灵魂,诠释了“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内涵。要做一位新时代的合格青年,我们怎能忘记雨果所说“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怎能忘记葛洪之言“一言之善,重于千金”,我们要向善而为,传承向善的精神,才能在成为时代新人的路上行稳致远。
向美而行,就要有“我不担当与阿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境界。
向美而行,是创造辉煌未来的要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没有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向美而行,哪来祖国的繁荣富强;没有扶贫工作人员的向美而行,哪来832个贫困县的全部摘帽;没有“逆行者”的向美而行,哪来山河无恙。扶贫干部黄文秀因公殉职,用青春向美而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83岁逆行出征武汉,因担当向美而行;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无私奉献,用教育向美而行。作为即将或已经成年的中国青年,理应接过创造美好明天的使命,向榜样学习,涵养“我不担当与阿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境界,不负青春向美而行,不负韶华放牧希望。
柴静说过,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创造并决定的。而今中国青年,正是初生之阳,也是即将踏入社会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如拥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向上、向善、向美,在我们自己的人世间,演绎精彩人生。
4
秉承内心正气,向上向善进发
时光不语,岁月无声。转眼间我们都将迈入成人门槛。长大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我认为梁晓生的“好人文化观”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应秉承内心正气,向上向善进发,做一个大写的人。
我所谓的秉承内心正气,向上向善进发,更多的体现在我们在道德层面,对待自我,对待他人,甚至对待国家的态度。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是引人向上的内驱力。
修养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彰显了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在走访贫困地区时,习近平总书记毫无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他深入民生,与人民友好交流。一位总统轻轻地拿下帽子,弯下腰,向房子的主人询问:“我能够进去吗?”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他们身上展示的正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也正是修养为他们赢得了尊重与爱戴。作为青年的我们也应学习榜样向上的修养之力,以修养为经,道德为纬,编织成一个大写的人。
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促人规范的刻度尺。
生而为人,我们周围有不可计数的条条框框。形形色色的道德标尺是个人行事的标尺,我们理应自觉遵守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疫情过后武汉一所中学场地上无一片垃圾的报告场,领取赈灾物品时自觉形成的长队,图书馆里手机静者的习惯......凡此种种皆是生命自觉的体现。自觉是在内心形成做事准则后的外在表现,具有强大的促人守规之力。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当以自觉写撇,用守规作捺,书写出一个大写的人。
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是引人向善的作用力。
钟南山院士高龄出战武汉,袁隆平院士用生命耕种在杂交水稻的田野,张桂梅校长用生命建起华坪女高,他们所展现的是为无数他人着想,奉献的善良。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诚哉斯言,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生于社会大家庭的我们荣辱得失息息相关。为他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对他人善良就是对自己善良。作为青年的我们也应将善良的种子传播到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也界变成温暖的人间。
5
秉上善向美,做时代好人
“努力向上,至善至美。”是新时代的我们所应具备的,亦是《人世间》所告诉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好人文化观”便应厚植于心,做一个向善、向上、向美的中国新青年,选一个美丽和谐向好的中国“人世间”。
使心中“世间”向善,心在桃源,身在桃源。
“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恰是通往心中”桃源”的天路。如果人人都向善,善良互助,与人友善,待人和善,那我们的社会定是一番“桃源”。面对天降”红雨”,手举吊瓶等待失主的热心市民王先生;借给医院病人家属厨房,最终建立爱心厨房的老夫妇;带着自家熊孩子登门道歉赔偿的妈妈……都是以向善之心,温暖着这个社会,影响着这个人世间,向善让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多了些理解包容,多了些关心爱护,让自己不落尘网,让自己心处桃源,身处桃源。
使心中“灵魂”向上,身在泥潭,心在云端。
“如果心在泥潭,满眼望去,则都是泥潭;若身在泥潭,心在云端,满眼望去,则均是美好的风景”,均是向上的人世间。人性应向上,即使身处幽谷,也能处处风景。人性向上,会在疏食冷水中见颜回之乐;会在穷冬寒雪中品宋濂之甜;会在放逐途中见《吕览》风采;亦会在河中央见《诗经》飘洒……人性向上,人心向上,会使我们在新时代的大浪淘沙中永秉一颗炽热的心,一缕热气腾腾的灵魂。
使心中“树林”何美,身在枯林,机木逢春。
“枯木逢春”,是美得震憾的风景,倘若我们心里枯木有向美而生的动力,树也会开花。人心亦然,人心向美,我们处于的世间亦会花开满城。新时代,向美的人心是行于深山沟壑上记录真实中国的她;向美的人心是满耳静悄仍活出了自己风采的她;向美的人心是双腿残疾仍光鲜开朗的她:向美的人心是满身伤痛却始终伴着学生的她……她们,他们,我们,更应有一颗向美的心,让自己的灵魂丰满,让自己的世界出彩,让真正的世界因有你我而美丽迷人。
秉向上、向善、向美之心,做一个“好人”,让人世间别有一番风景,“要常在漫长无垠的岁月里记得这个世界的美好,别忘了宇宙也有春天”,只要我们是一个好人!
6
厚植好人观,浸润新青年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是梁晓声为“好人”定下的标准。修身,慎独,自律,友善,本就该是我当代青年的明信片。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而作为中国青年,我们当向善,向上,向美,将“好人观”贯彻到底,规范我们的行为,浸润我们的心灵。
好人之花,馨香盈袖。擎向善前行,助其芳香四溢。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的内容我们早已耳熟能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也早已深入人心。善良,一瞬间的闪念,便可引得众星璀璨。依稀疫情初起,病毒肆虐,人心惶惶却显现人性光辉。无数医护人员孤勇向前,奔赴一线;无数国人捐款募资,提供资源;无数外卖员为医护人员而辛劳奔波……善良,无处不在。他们向善而行,吾辈青年也当紧随其后,擎向善前行,以绽好人之花。
好人之花,馨香盈袖。擎向上前行,助其芳香四溢。
“踔厉奋发”是我们的口号,“积极向上”是我们的方向。“无声胜有声”,从无声中突围,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是江梦南的标签。自幼失聪,却从未躺平,凭借自身智慧,不懈努力,考入清华大学。若身在泥潭,心在泥潭,则满眼望去均为泥潭;若江梦南由天躺平,何来如鲜花般怒放,何来如小年般飞翔?她有更坚定的方向,积极向上,是吾辈青年的榜样。我们应取其“向上”,助好人之花绽放。
好人之花,馨香盈袖。擎向美前行,助其芳香四溢。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向美好前行,助社会稳定,成国家繁荣。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自然击其以风雪,她报之以歌唱;命运置其于危崖,她馈人间以芬芳。不图名、无谋利地助力山区女孩考入大学,走出大山。她为祖国培育出一个个花朵,促进社会发展。李子柒深入灵魂的热爱,无向西东,无问功名与诋毁,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再添光辉。吾辈青年当学其向美之心,绽放好人之花,为社会、为国家。
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吾辈青年,生逢其时,躬逢盛世,面对万里路遥,应向上、向善、向美,厚植好人观念,使其浸润于心,沁人心脾!
相关推荐:
2022高考答案 | 2022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22高考作文
·2022年高考作文押题预测:传闻 (2022-5-16 16:56:45)
·2022高考作文12大热点主题预测 (2022-5-16 16:51:47)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呼唤野性,成就自我 (2022-4-28 16:32:28)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教学楼是否该拆 (2022-4-28 16:26:29)
·2022年高考作文预测:偶像与英雄 (2022-4-26 16:30:53)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