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我们的题里,永远不会说去年热今年不热了,我觉得在题中还会体现这个。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最主要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资源有限。经济要保持高速增长,你增长不快我们的就业就成问题。每年一千万人的新增就业人口,你要让这些人就业,你要保持经济有高速的增长,但是你资源又这么少,不能全靠进口。所以现在我们要怎么办?一个要节约,一个要环保,我们要有节约意识,同时我们要科技,我们要集约化,我们要创新,核心技术问题。没有核心技术就受制于人,你出口一个产品,我们的外汇储备现在是世界第一了。但是我们的外汇储备额55%是靠加工贸易赚回来的。加工贸易我们用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这样得到的外汇收入。可是核心技术呢?人家一个DVD我们在国际市场卖38美元,25美元是人家核心技术的钱,等于你耗费了你的原材料,最后给人家赚钱了。你说这样,资源也浪费了。所以现在资源的问题,又要保证经济增长的问题,所以集约化,还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等这些内容,应该说都是非常热的问题。
当然还有具体的我们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宏观调控这两个一定要是加强的。你说这既是教材的基本理论,也是重要的热点问题。刚才又提到财政,财政税收,像税就非常的活跃。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两种税率合并统一成25%。还有外汇储备,温家宝说了,我们过去没有外汇储备,那个时候我们着急,现在外汇储备多了,我们也着急。你说这为什么?类似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理论来分析的。
另外像政治上刚才任老师也说了一些,我觉得政治上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如何通过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的权利。这个是不是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呀。民主建设就是核心问题。怎么来保证呢?我们现在正好赶上换届选举,人们的民主权利、监督权,监督政府使政府的决策能够民主化、科学化,政府国家机关如何成为一个民主的政府、服务型的政府,这些都很重要。党和党的领导,十七大要召开了,恐怕政治、历史不管哪科都要重视这个事。这么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新一届的领导集体,十六大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十七大要召开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政治题里不反映,我觉得不太可能。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另外发挥人民政协作用、民主党派作用,这些都挺重要的。
外交方面,我们在国际地位那么重要,影响那么大,刚才说到的很多外交活动,中非、东盟、还有中俄,还有中日关系,各个方面显示出我们国家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成就。所以你说对外不考?肯定也有一些题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外交政策,同时看到我们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国家利益决定我们的外交政策,共同利益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另外我们怎么来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怎么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发挥我们国家的作用。这些都很有可能考。
哲学有可能考点活跃性的,不要都那么重大的政治、经济性的。哲学有可能考点古诗词、成语、典故,当然也有可能考现实问题的。所以哲学有时候我们就说叫做“三位一体”,只要你把这个看清楚了,原理、方法论、材料结合。有的问题问这个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可能是多个哲学原理。有的同学拿不准,只答一个还是几个?符合几个就是几个。刚才我举的那个例子,唯物辩证法、认识论都能体现,你就都写。还有考集中思维的题,你就把这个原理展开,然后和材料进行结合。哲学我觉得它可能不是非要考现代的,但是经济和政治肯定是要体现当前的这些理念。比如说依法治国,以德治国都是很重要的理念。
主持人:龚老师在无形中,其实已经透露了一些我们今年考试中有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重点的问题,这些重点的问题也都是考生必须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同时,龚老师也是非常务实的,不管你掌握了多少的热点也好,时政知识也好,归根到底还是落在理论的掌握上。下面请田老师谈谈。
田佩淮:热点问题对地理而言,首先要考察地理本学科的问题。地理在文综的热点问题上往往提供一个空间,这个空间作为一个载体,上面是以史为鉴,用政治的一些观点来看待事物。
目前对一些热点问题,我非常同意龚老师的话,一定要淡化热点本身,要站在自己本学科的角度上看待热点问题。
到这个时候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有哪些,已经很多很多了。我想刚才两位老师讲到的我就不讲了。
地理学科而言,目前同学们后期还要进一步关注的,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最后这几天了,在以前老师给他们考过、讲过的基础上,还有几点要强调一下。
第一是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可能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热点,考生一定不能忽略这个热点。你比如说这个部分的热点,热点本身要考地理学科本身的,这个问题我们要回到教材中的哪一部分呢?就是我们必修的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再比如说经济的全球化,加上中国今年入世五周年。这就牵扯到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以及我们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力量、科技和跨国公司等等这部分的内容,考生要在后期多关注一下。
第二点就是说结合今年新课标的引领作用,以及它承担着先行教材下,新课标教材这种转化过程中,高考试题如果应该有这种责任的话,新课标中间我想提出来一条,就是我们地理学科还要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我想生存能力如果作为热点问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思考。比如说浅层次的,比如说地震时逃生,在旅游时我遇到了泥石流的逃跑路线,雷雨来的时候怎样避雨,包括在野外如何定方向。这里面就包括像日本,日本人在突发事件面前逃生率是最高的,这就与平生中学教学中对这方面的强调有关。第二点就是结合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该要关注这个。我有时候开玩笑讲,如果出了这样的试题,应该看作是功德无量的试题,因为它会引导老师在下面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说不定在某些突发事件面前,我们可以拯救很多人。
第三是中国的国土政治,是中国最大的课题。在其他都关注的情况下,我就从我平时教书中讲他们容易忽视的。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
第四是时事热点问题。比如说能源问题。能源问题会落到具体的区域,比如说如何解决长三角的能源问题,保证能源的安全。这里面不仅要考到我城市应该如何,我们如何立足于自身,立足于国内的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还有立足于国外的。还包括了农村,农村解决像刚才任老师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要解决老百姓的经济发展问题,吃的问题,第二农村实际上导致了经济落后、环境恶化等等许多问题,还与农村的生活能源解决不了有关系。我们现在发展新能源,如何利用新能源,包括沼气,广大的农村如果热量条件可以发展沼气是很好的。所以在这些热点问题上可以看看。包括我们刚才所说的,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的召开。
第五点是区域的发展,区域和经济一体化,这也是全球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征。区域地理又是我们中学地理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我想任何一个区域都很重要,但是更多要多关注一下区域的过渡地区。这些过渡的地区,由于兼跨两个不同的区域,命题的题材更丰富一些。比如说大兴安岭,这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有哪些区域、哪些地理现象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包括我们讲的一些热点,像朝鲜半岛、东盟问题都属于很不错的。再有一个,我觉得目前提到的比较多的,就是环境的伦理问题。比如说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环境能力,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看待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所以我觉得现在在社会上,大家总结出来的2007年可能涉及到的热点问题已经很多了,我只不过在前两位老师讲的基础上,从地理的角度来说说考生在后期,要对这些问题再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