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反右运动前期,一位和他一块复习备考的同学跑过来:“陈立柱,我们不要再复习了,别考了。右派正在向党进攻,我们应该起来保卫党参加反右斗争。”但陈立柱选择了坚持复习,并参加了1957年高考。
高考的结果是,陈立柱在暑假里收到一份北大的通知,上面写道:
一、你已被录取到XX医学院;二、你的分数过线,正在为你联系学校;三、因成绩不够,未被高校录取。一个“勾”打在第二项上,但临近9月开学,他还没有收到医学院的通知,只好又回到北大俄语系,继续他的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
“这时候回北大系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半个多世纪后,陈立柱回忆起自己当年转系未成,全校反右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场景,他虽然没有被打成“右派”,但是“专业思想不巩固”、“追求个人名利”的定性定格是免不了的。
1960年,受过五年俄语本科教育的陈立柱由于“转系”事件,在毕业分配时遭遇到了“秋后算账”。在后来的更多年里,俄语专业毕业的陈立柱是以英语老师的身份教书育人。
他再次接触俄语,是在大学毕业18年以后。1978年,中苏关系有所缓和,他的家乡徐州引进一套苏联火力发电设备,他成了仅有的5名俄文翻译之一,终于学有所用。他在火电厂落成后,转行成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一名倡导者。
2008年下半年,北大俄语系举行纪念翻译家魏荒弩诞辰85周年活动,在陈立柱发言前,系主任介绍道:“陈立柱同学,是我们系校友中唯一搞俄语科技翻译的、《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原主编……”,陈立柱接过来说“也是唯一一位收破烂的。”
70年代:化学还是计算机?
陈立柱与陈淑英在1962年缔结连理,长子陈钟生于1963年。1979年陈钟16岁,“文革”后的中国刚刚恢复了两届高考。本着“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精神,学校允许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提前一年参加高考(当时高中是两年制)。
曾经获得过江苏省化学竞赛二等奖,其他功课也符合“成绩特别优异”的条件的高一学生陈钟,被学校推荐提前一年报考大学。
陈立柱对母校情有独钟,所以陈钟在填报志愿时,遵父亲指导,两个专业志愿都填了北京大学。考虑到化学竞赛中获过奖,所以,第一志愿报了化学系;他虽然热爱物理和数学,却认为在中国,学化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化学工业正蓄势待发。这一时期,荣毅仁还为全国22项重点工程中的仪征化纤筹资,发行了海外债券,结束了中国长达20多年令国人骄傲的“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思维模式。
陈钟的第二志愿是北大计算机专业。当时,他们父子的脑海里,计算机虽然还是庞然大物,但却是新兴学科,计算机专业在未来不仅会成为热门行业而且用途广泛。
北大化学系在江苏省招收4名学生,计算机系在该省只招两名学生。而本省的高校在这两个专业上却招40多名,学校希望考生多报本省高校,以保证升学率。
校领导看到陈钟两个北大志愿的报名表时,说:“南大北大口气大,还是本省高校更保险”,力劝陈钟改报学校。犹豫的陈钟给父亲打电话问怎么办?得到了父亲坚定的支持“一字不要动,立即把表交上去!”陈钟坚持了自己的志愿和理想,成了“极少数”。后来的一切证明,北大计算机系负责招生的老师真是慧眼识人,五中校长激动地抱住陈钟:“好孩子,还是你爸有眼力”。
16岁只身北上的陈钟在北大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学业,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了筹建北大青鸟软件集团。曾任北大青鸟集团的技术总监、北大青鸟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和北大青鸟环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2年担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
相关推荐:
·考后第一时间发布:2009年高考试题答案及点评专题 |
·2009年各地高考成绩公布时间及查分方式汇总 |
·互动:2009年全民高考总动员社区互动专题 |
·高考必备:2009全国各省填报志愿时间及招生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