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综合辅导 > 正文

从学生到考生 2011年高三下学期备考全攻略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11-2-11 18:21:27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高三下学期已经开始,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我们的目的就是考试考出理想的成绩来,现在绝大多数同学还是停留在“学生”阶段,还没有摸着“考生”的门路,因此有必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考生。

  是学生还是考生

  学生以学为主,考生以考为主。大多数同学天天都在做题、模拟考试,就以为是考生了,这是大错特错的,什么时候变成考生呢?就是真正考试的时候,即有临场压力状态下,题目答案无从参考的前提下做题。如半期考、期末考、模考的时候,算是半个考生了,到高考的时候,才算是一个真正的考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可以想想看,平时所干的一切事情究竟是在学呢还是在考?毋庸置疑,当然是在学,哪怕做题的时候也是在学题,而不是做题。大家做题或者考试的时候,通常做错了题,比如说一道阅读题(语文、英语)大家想一下,当做完后,一对答案,发现答案选A,而你选了B,我相信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考生会立刻以如下方式去研究,再把这个题仔细琢磨一遍,把原文、问题、选项都仔细琢磨一遍,研究完之后终于明白了,A才是对的,B怎么错、C怎么错、D怎么错,尤其是选B犯了什么错误,至此研究明白全部考题之后就算研究完了。或者有的学生看原文怎么解释,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看选项,A选项是什么意思,而A的意思与原文几乎一样,所以答案选A,而B、C、D在哪儿犯的错误,学生就明白了。

  再举个例子,数学题。假设做道题,要么做错了,要么不会做的时候,可能自己会研究或者看着解答,比如说数学大题,很可能多数的学生这样做,第一步先做这样一个变形,得到一个结果。第二步用我们学过的一个什么知识点,联合这个结果一做一个联例,得到结果二,结果二再结合原文的这么一个条件,连例得到结果三,再将结果三做如下几种变形,得到了一个结果四,最后结果四在结合我们脑中的一个什么知识点,得到了一个结果五,至此这个题做完了。那么大多数学生就会从第一步开始到每一步,发现懂了,到最后全弄明白了发现是这么做的。如上的过程是我们多年的惯性思想,大家总以为我这么学习不就可以拿下分数吗,而且很多人就是这么获得高分的。但是能够确高考时保碰上的都是熟练得题吗?都能发挥出来吗?而且到了这个阶段,时间允许你这么学吗?

  大家都知道,每个班上获得高分的学生比例非常之低,如果这么研究真的正确的话,按理说获得高分的比例应该较高,但为什么比例会如此之低呢?比如说现在拿手笔划一个图形,假设用一个小圈,叫做一个考生在做英语题时,他第一遍所能够读懂的量,他以这遍水平呢,选出了错误答案B,等他之后一对答案,发现答案选A,他又去仔细研究了一遍。大家想一下,本着正确答案是A的前提,仔细研究一遍即不看时间,单词不认识的还可以查一下,句子看不懂的又可以慢慢分析一下,而这个分析过程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你研究一遍时所能读懂的水平量,肯定比第一次做题的水平量要高得多。而你大圈的水平研究明白了,A是对的,B、C、D为什么不对,至此好象学会了全部知识。可是大家思考一下,考场上你发挥出来的是什么水平?研究是以大圈水平研究明白的,但你在考场上发挥出的水平是小圈水平,更有大多数考生发挥的水平比小圈水平还要低。因为临场状态并不像大家想象得如此之好,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平时研究的每一道考题都能研究明白,但是对下一次得高分并没有质的飞跃。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咱们自己看参考书或者听老师讲课,告诉我答案是A怎么对的,是从原文那几个地方找到的,B、C、D怎么错的,听起来非常合理,但是问自己一下,弄清楚这道阅读理解和你做下道题是不是没有任何关系?

  如何向考生转变

  那如何向“考生”转变呢?道理很简单,我们不必太花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而是要研究第一次拿到这个题的时候如何把正确的答案做出来。也就是去研究凭什么我要这么做,凭什么我选出A这个正确答案,这样去研究题目,才是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考试要站在对方角度去看问题,就是学会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他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要关注问题本身。比如说数学解答题,给你一些条件,让你求出个看是无关的结果,那么就要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找出哪条路子能通到结果,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求解过程要求什么,其中差异点在哪?或者说要想求这个结果,上一步前提是什么?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才是考生要做的事。如前面提到的英语阅读,我们要找出如何选出A的做法,才是作为一个考生要做的事,作为“学生”研究为什么并非没有用,而是要降低这个比例点,更多精力要花在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做对这道题的做题方向、对题目的理解、怎么样找上下文来验证,这些方法才能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

  举一个数学所谓的难题来说明如何研究做题入手点与解题思维,并建议同学们用这种思维去做其它题:

  商场衣服以100元/件买进,卖价越高,销量越少,当销量为0时的卖价为最高价。

  已知:1、售价与销量成线性关系

  2、旺季的最高价等于淡季最高价的1.5倍

  3、旺季140元/件可获得最大利润

  求:淡季售价多少可获得最大利润?

  大家先别看后面的解答,先停下来思考一下,你拿到这道题的时候该怎么办?看看下面的解法有哪些你是可以应用到其它题的,包括你做过的题,道理点是不是一样的?

  分析:大部分学生开始列已知条件,找相关知识点,要不就乱凑,凑不出来基本上放弃了。我们现在教会大家的不是做题步骤,而是解题方法。大家要认识到数学难度是高中所有学科中最简单的学科,因为数学只要答案出来,步骤清楚,就能得分,并且全部的知识点再所有学科中所占最少。大家多年的数学做题习惯是先列条件,然后去凑。大题难题中所给的设问基本上这么做是凑不出来的,要用找到思维起点的方法去解决,这种方法可以解答任何题型。

  编辑推荐:

  备战2011年高考必看:语数英复习各有侧重

  冲刺宝典:高三期末后期各层次考生成绩如何提高

  名师备考指导:高三期末考后构建知识网络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