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其实,社会很现实,教育也难以理想化。真正贴近我们学生认识水平,真实展露自己思想、自己生活、自己感受的朴素的作文现在不吃香了,而“无病呻吟”、“旁征博引”、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却能拿高分,我有时甚至猜测判卷者是否被这类文章唬住了!真、善、美的文风哪里去了?“执子”们吃亏,“通子”们获利,这种导向对吗?这位满分的考生,我佩服她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把两个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但是我不欣赏她的做法。如果这种过分的“借鉴”之风不加以制止,成为一种风气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借鉴别人的文章,那样才是真的千篇一律了。文学的创造性、独特体验与感受在应试面前是否同样要败下阵来?在作文判定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今天,作文分值的加大是否带来了更多的不公平?(高三学生)
恐怕对学生有不好的暗示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模仿他人文章作文是许多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种途径,但是模仿只能是两条路选一条,要么形似,要么神似。如果语言风格相似,构思又雷同,那模仿的痕迹太重了,就难免有抄袭之嫌,难以得到认可。对于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来说,未免有失公允。现在这件事是满城皆知,如果这样的做法得到广泛的认可的话,恐怕对中学生有不好的暗示,而且对现在日趋强调体现个人主见、感受的作文园地来说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高考满分作文《圆润锋芒》作者、厦门一中叶师琼同学的语文老师)
我也曾苦苦回忆类似文章
从晚报上看到你们的报道,没细看2篇作文,大致看了一遍。总体而言,2篇作文只是神似形类似而已。确实,二者看起来很像,表现的主题、手法基本一致或类似。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判定这样就是抄袭。我市考生写的这篇,从其引用例子上就可以看出,她是有意模仿邓丽的,而非抄袭。大多数考生是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抄袭的(除少数人)。但有意模仿的,确实存在。我也是经历过高考。2003年的高考,语文科目上,我就曾苦苦在脑海中搜索见过的可以引用的类似文章,这样可以节省点时间,比如在作文的选段分段上,结构上,就可以省下来了。不过,这样做仅限于马上就可以联想到的,如果10分钟里想不出来的,就得全写自己的。考场上就短短的2个半小时,能这样做到的,仅属少数优秀的会变通的考生。而且她能把这些典故用得这么熟练,确实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洪展昭)
我认为不是抄袭 而且我很愤怒
我看了今天你们登的那个作文抄袭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作者并不是抄袭,我看了这篇文章感到很气愤!我是研究生毕业的,我觉得作为学生很不容易啊!你们报道的这个如果算抄袭的话,那博士论文不是很多“抄袭”?这完全只是一种变通,不能算抄袭。这个作者的语文功底很深!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想到这些东西,我觉得他非常厉害啊!我认为举报的人心态不对,你们报社登这个东西是什么目的呢?你们要炒作吗?如果是要炒作的话,你们的目的这次是达到了。你们记者和编辑都是整天和文字打交道的,怎么会连这个也分辨不出来呢?(杨先生)
谁能把文章抄袭得这么出色
刚看到标题和副标题时有点鄙夷,幸好有两篇文章的现场对比,让我不至于冤枉了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两篇文章都令人拍案叫绝,但是后者在考场上能发挥如此出色,我只能“抄袭”一下郭庭平老师的话:“值得庆贺!”
两篇文章有一些相同的语句,可是还有许多不同的语句啊,而且这些相同的语句除了反映出考生记忆力好之外,我想更多的是考生以自己的学识理解和消融了原文的精髓。
我想问问那些认为这篇文章是“抄袭”的正人君子:如果是你,在高考考场上,能把看过的一篇文章“抄袭”得如此出色吗?(陈娟英)
难道不该鼓励学以致用吗
我是《执子与通子》这篇满分作文作者的初中班主任。这个孩子的初中三年我是一直看着她成长的,高中期间她也经常与我交流她的学习状况,所以对该生我是十分的了解。这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初中的时候语文成绩就很出色。
她一直坚持阅读比较多的文学书籍,包括中外小说及诗歌、散文等等,也擅长写读后感,说明她对阅读的内容是有自己的理解和吸收的。她是那一届我校中考的状元(与另一位学生并列)。
我想大多数的读者都应该很容易看出这是一篇很聪明而且很成功的考场作文。通过比较,这篇作文应用邓(湖南学生)文的仅仅是执子、通子这两个概念,并且运用得扣紧考题,非常贴切。
我认为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中,作者能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概念并赋予自己的例证进行分析论述,应该是语文素质高、反应灵活、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并且读者们再仔细比较两文论据就可以发现所谓“抄袭”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满分作文的作者在考场短短的时间内运用了多位历史人物作为论据,有的截取事例,有的引用诗词,使论证更为清晰有力,而这些议论文最重要的要素都是明显与原文不同的。如果说作者在考场上模仿了原文一句漂亮的排比句就可以称之为“抄袭”或“克隆”的话,那么引用古人诗句的所有考生作文是否都是抄袭古人之作的嫌疑呢?
众所周知,古代的许多诗词佳作都是在吸收前人的思想或意境之后再融入自己的领悟谱写而成的。而那些新作往往有更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在高中语文的诗词比较阅读、鉴赏中都能看到。我们能说这是抄袭行为吗?我们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鼓励孩子们学会运用然后再加以创造吗?
如果这样一篇灵活运用,深刻理解所读文章概念的考场佳作都被判为“抄袭”的话,那么今后我们的学生在看到发人深思的好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吸收新的概念并加以理解运用而只能望洋兴叹,自叹弗如呢?(《执子与通子》作者的初中老师高妙琦)
创作性转化不等于抄袭
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就文学创作来说,所谓“抄袭”,是指两篇文章有相同的题材,相同的主题,相同的语言,相同的结构。后来者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同一问题上没有自己的一得之见。而“创作性的转化”,是指两者的题材相同,乃至所用的材料也相同,但是,后来者在语言风格,问题的看法,都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后来居上,推陈出新。这样写作,应当提倡。
回顾中国文学史,从事“创作性转化”的诗人、文章家比比皆是。曹操写的《短歌行》,相信稍有文化者都读过。全诗共三十二句,其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六句是原封不动地引用《诗经》里的成句。用今天某些人的眼光,一篇文章,有五分之一照搬了别人的成果,这不是“抄袭”是什么?但是,在曹操的《短歌行》里,这六句与其他诗句,水乳交融在一起,共同为这位政治家“求贤若渴”的主题服务。所以《短歌行》源于《诗经》,却成为中国诗歌史不朽的名篇。类似如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学创作例子还很多。初唐著名才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但这两句诗的源头是《论语》,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后来曹植在《赠白马王彪》一诗中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两句加以概括。到了王勃手里,重加改造才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小说的创作也有类似的情况。《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是《金瓶梅》,都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们是一代又一代的无名作家不断地加工改造而成,只不过到了吴承恩等人的手中,改造得更成功罢了。文学大师鲁迅的短篇小说《铸剑》也是袭用《太平广记》中的故事。
就同一题材加以改造,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并不是所谓的“抄袭”。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因为中国人重视传统,讲究言必有据,喜欢因难见巧,带着脚链跳舞。所以我们读者总能读到后来者居上、不断推陈出新的名作、名篇、名句。宋代大诗人将这种创作现象与规律总结成八个字:“脱胎换骨,占铁成金。”
作为一篇高考作文的《执子与通子》这篇文章,无疑是一篇“脱胎换骨,占铁成金”的好文章,它与邓丽一文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从主题来说,作者更倾心于肯定执著于人生者。这样的处理,其深刻性在于:作者注意到了执著人生者对于社会的贡献与鼓舞力量。社会需要热心肠,如通子一样的通达之士对于我们修身养性有启迪作用,但对于积极入世者,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执著人生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从行文的角度来看,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有一定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所以文风都显得较为厚重,不同点在于,邓丽的文风优美有余而激情不足,文风较沉静;而满分作文的作者思辩性很强,激情澎湃,但行文有些仓促,展开得不够。也许是考场中时间紧张所致吧。(钱建状,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