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之17:写人叙事,情动辞发——感情真挚
刘勰在《文心雕龙》主张“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也就是说作者要在情感化氛围中写作,让思维在情感的河流里穿梭,语言在情感的波浪里翻花,灵魂在情感的激荡中净化,这样,有真情,有文采,有创新的文章就会应运而生。
1.融真情于叙事。即将真挚的情感融入到娓娓道来的叙写之中,使叙述的过程充满浓郁的情感色彩。如取材一位中学女孩与继母关系的高考金牌作文《花开花又谢》:
每一花里都藏着一个灵魂,它代表着信任,它需要用不绝的耐心和爱来浇灌……
一
“妈!”我又一次在梦中哭醒,望着窗台上那黑黑的相框里妈妈温柔的笑脸,仿佛她还在我身边,为我赶蚊子,为我煮早餐,陪我苦读至深夜,而不是去了那遥不及的天国……
我起身到阳台上给那盆栀子花浇了点儿水,望着洁白的花朵,就像看到了妈妈洁白的脸。妈!在天国飞累了就到这花瓣上歇一歇吧,这里永远是您可以栖息的地方!
一声梦中的哭,三个妈妈呵护的画面,恰如其分地完成了背景情节的交代。接着,作者就迅速将重点镜头转向这盆栀子花。用语简捷,笔调质朴,但情感的含量却相当丰富的。一种孤独与凄凉,一种仿佛被泪水涂染着的无助,在花与妈妈的迷离的叙述中表现出了悲怆的美。“在天国飞累了,就到这花瓣上歇一歇”这一句,作者更是用隐隐的曲笔,巧妙婉约的借物抒情,写尽了一个女孩丧母之痛和苦楚难言的思念,使一种淡淡的哀愁闪烁在字里行间。在把情感推向高峰的同时,也为后面情节的转折进行了有力的反衬。
二
“姣姣,快!叫张阿姨!”望着爸爸显得衰老的脸庞,看着旁边那个感觉很“贤惠”的张阿姨,我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天!我感到一种背叛的苦涩的液体流出了眼眶。我僵硬地走到阳台,抱起了那盆栀子花,转身进了我的小屋,任凭他们怎样叫也不出来。肩头娇弱的栀子花,因了一天的没浇水而显得蔫蔫的。我感到心中那朵信任的花也逐渐枯萎了……
三
从此,那位“张阿姨”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不论我愿意不愿意,妈成了我的“妈妈”,但我从来未和她说过一句话,与父亲也好像是陌路人。那个“张阿姨”也为我赶蚊子,也为我煮早餐,也陪我苦读到深夜——在隔壁。但这些在我眼里,都只是虚伪。嗤,还是想占据妈妈的位置!我心中满是愤恨。窗台上的栀子花,因我的无心照料已经快要枯死了,而我的心随着关闭了。
父亲准备续弦,极大地伤害了主人公。过了门的“张阿姨”怎么也得不到这位女孩的认同,而张阿姨对我与妈妈一模一样的做法,不仅形成了前后文的绵密的对应,表现了这位女人的善良,也为情节的再次转折提供了性格依据,铺下了合理承接的伏笔。
然而“栀子花”的“逐渐的枯萎”,“栀子花”“已经快要死”的描写,却是这两段中情感抒发的最浓郁所在,是使一系列寻常生活琐事闪射出诗意光芒的源泉所在,作者构思的匠心所在。
四
日子还是这样一天天的过。有时站在门外,听到家里混合着男声女声的笑声,恍如妈妈还活着,而父亲那终日不展的愁容也似乎消失不见了,心中的恨好像渐渐消失了些。那天我回来推天小屋门,正见张阿姨擦拭母亲的相框,仔仔细细的,那盆我以为已经死了的栀子花也浇了水,柔柔的亮亮的。一转身,她便看到站在门边的我,看着她尴尬的神情与若有期待的眸光,我微润着眼,笑着叫了声:“张阿姨!”而她潸然,我,终于还是哭了。
愁容渐渐舒展的父亲,“张阿姨”“擦拭母亲的相框”的细节,同样是生活中的寻常琐事,但却是造成主人公认知变化的两个互动因素,“栀子花”则是故事在进进退退中最终走向圆满的美妙的喻体。浇了水的“栀子花”已经是“柔柔亮亮的”了,于是,在这种氛围中,“她,潸然”,“我,终于还是哭了”。始终以一盆栀子花沟通脉络,贯串前后,映衬主人公爱憎的起起落落,寻常琐事的带情化的叙述烘染,昭示的乃是一种理解与和睦所造就的生命的升华。
文章的结尾写道:
栀子花活过来了,我们一家三口现在也相处融洽,信任的花朵在爱与耐心浇灌下重新绽放。花落无声,花开也无声,只有那淡淡的香气依旧香着我的肺腑,充满我的胸臆……
在寻常琐事中的托物寓情、写景映情这类技巧并不是太难掌握。中学生需要具备这种意识并能在临场发挥中自觉运用,这对于获得高分意义重大。
2.融真情于描写。
就是在自然景物或人物形象的描写中融入真挚的情感。请看高考金牌作文《山中的雾好大》带情化的描写打动评卷老师的。
文章开头以一种略显惆怅的笔调展开对人物的描写:
“眉儿,眉儿,你的事咋样……”母亲的话还未说完,就感到胸口一阵憋闷,不由得剧烈地咳起来。眉儿低下头,眼睛里神色黯淡,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未拭净的泪珠儿。“娘……”眉儿轻轻地咬了咬下嘴唇,露出一排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这事您别瞎操心了,我自己心里清楚。”娘点点头,一副如获重释的样子,然后轻轻地叮嘱了眉儿一会儿,使又睡去了。听着娘打起了呼噜声,眉儿蹑手蹑脚下了炕,轻轻地关上了门去了。
制造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悬念之后,作者将眉儿带到了一条极易撩人情思的山间小路:
小路上,到处开满红红黄黄的野花,路旁不时飞过一只只小麻雀或百灵类的鸟儿,叫声是那样的婉转而悠长。要在往年,眉儿一定会采一大堆野花,别在自己的头上,胸上,再找一个僻静的地方,蹲在水边一照,然后用手掩住红了笑脸背过身去,再抬头望望天上的云雀,生怕别人看见了似的。
然而现在,眉儿一边抓着一把野花,一边向空中抛去。泪,流成一条条小溪,黑黑的眸子绝望地望着山间的空谷。“娘——”,眉儿长喊了一声,“娘——”眉儿又喊了一声。
对当年充满着幸福感的细腻描写,山乡少女顾影自怜的娇美细节,今昔迥异的巨大的心理对极,流成小溪的泪,绝望的眸子,作者可以说是一笔一笔地渲染着情感的浓度。而眉儿“娘——”、“娘——”的一声又一声的长喊,更是平中见奇,似拙实妙,宛然两块逼人腑脏的大泼墨,将一位贫家姑娘的凄楚、郁闷、愁肠百结展示得淋漓尽致。当然,也使悬念得以强化。这时,作者才真正亮了底:
现在眉儿已经下定决心了。她用颤抖的手从怀里摸出了一张大红的帖子,她张开又细细的看了看,上面几行醒目大字再次映入眼帘:“你已被本院录取,请于X X年X X月X X日来本校报到”;眉儿合上了贴子,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烫金字“北京XX大学通知书”。她再次轻轻的摸了摸通知书的封面,然后猛猛地把手中的通知书向山谷中一抛,通知书在空中旋了好几个圈儿然后慢慢地飘离了她的视线。“啊!我的梦,我的大学梦,你将飘向何方?”眉儿自言自语道。然后她抬起头,向熟悉的小路走去。山中的雾好大啊!
原来,眉儿抛到山谷的是大学录取通知书。眉儿“猛猛”的一抛,通知书慢慢地旋了好几个圈儿后的远去,有力地外化了眉儿的酸苦之情,也写尽了她无奈中的决断。随之,“山中的雾好大啊!”一句恰到好处的景物点染,与眉儿此时此刻的心理得到了天衣无缝的契合。接着是:
眼前的小屋近了,更近了,眉儿知道那是她的小屋,在那里有她疾病缠身急需治疗的妈妈。她推开门进去,“回来了,你的通知书呢,接到了没有?”眉儿避开了母亲灼热而焦急的双眼,咬了咬嘴唇说:“娘,我没有被录取!”泪再一次从她的脸上流下来。
写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了,而作者却又在结尾处另起一行推出这样一句:
山中的雾好大啊!
这一笔,可以说是极成功的一笔。景物的再次点染不仅起了前后关照之效,更主要的是进一步托起了全文的苦涩基调和暗淡色彩,在象征这位善良少女命运多舛的同时,也不免会在阅读者心幕笼罩一缕惆怅,勾起百般怜悯。
真切感受自己生活的周边,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将饱满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是达到感情真挚最好的方法。
36计之18:重视形式,突出特征——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层含义:一是符合作文题本身的文体要求。例如2005年高考中重庆卷小作文,要求考生以“筷子”为话题,写一篇说明文,如果写成记叙文、议论文便不符合文体要求。二是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的要求。近几年高考作文由“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这意味着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施展写作才能。也考生一旦选定某种文体,作文就要符合这种文体的要求,阅卷老师也就用这种文体的基本写法来审视你的文章。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将“符合文体要求”由“表达”项的第四位,提升到第一位,可见高考评卷强化了对文体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适应这个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文体呢?
1.辨明特点,符合规范
(1)文体不同,结构样式不同。
记叙文(包括叙事散文、小说 、通讯、报告文学、日记、寓言等):以写人记事为主,多有故事情节,结构由开端、发展、结局、高潮、尾声组成,要求有清晰的线索。
议论文(包括说理散文、随笔、杂文、生活评论等):以阐述事理为主,多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结构多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安排。
书信、访谈录、病例报告、调查报告、求职书等是实用性的文体,要注意其格式特点。
(2)文体不同,思维方式不同。
记叙文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想像性和情感性。思维的起点是形象(原生态的生活),特别注意用有特征的生活细节进行思维。
如,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柳敬亭说书》中记载当时著名的说书艺人柳敬亭说《武松打虎》,有这样一个片断:
“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声吼,店中空缸瓮皆嗡嗡有声。”
一个细节活化了武松的个性和精神。我们选择形象思维的材料,就要选择这类材料,因为它是感性的、形象的,有表现力的。
议论文以抽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具有概括性、严密性,思维的起点是概念,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达到对规律性的认识。
如林默涵的《说“小”》中有这样一段:
一个人有一点小错误,本来也不算怎么严重的,可是,如果你轻视这些小错误,对别人的好意批语不肯虚心接受、及时改正,却固执地坚持错误,让它发展下去,那就危险了。造成使自己和事业覆亡的大错误,也许就是由当初不被重视小错误开始的。
这是段典型的议论文字,作者采用了以退为进的说理方式。先说小错误,并不算太严重,再用假设的方式,并以之为基点进行推理,让人们看到了轻视“小”的危害性,极具说服力。
(3)文体不同,表达方式不同。
记叙文多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如《父爱昼无眼》中的一段:
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给一具肥硕的身体刚柔并济的运作。与雪浴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的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的叫出来,惊得所有的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同学。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和你的同学看见,叫你没面子,哪料到这么巧……
这段叙述兼用了白描的手法。下岗的父亲为儿子的学费,夜间到浴池替人擦背。作者于带情化的叙述和描写中,显示了父亲的勤劳、纯朴和对儿子的挚爱。写人叙事就应该如此,始终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不能离开社会生活生动可感画面的显示。
议论文多采用议论、说明、记叙的表达方式。例如:
人追求坚韧的品格,它让我无畏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它让我在一次次挫折之后仍是不屈不挠;它让我的心灵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却仍能为新的向往而努力奋斗。因为只有在拥有坚韧的品格之后,才能具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后,我才能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去争取下一次成功,而不是在失败后一蹶不振,永远陷于失败的泥淖中再无翻身之地。
这段文字是议论,因为作者在表达一种观点,尽管观点的表达还比较粗糙,只是简单地阐明“我”怎样追求坚韧的品格。
议论文中用概括叙述的方式转述论据是为说理服务的,应该尽量简洁,不可用细致的叙述甚至描写冲淡说理。
2.避免误区,突出特征
(1)避免多体合一的“杂文”。“文体自选”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选择的前提是自己熟悉的文体。考场上一旦选定了一种文体,就要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来写作,并能突出这种文体的特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避免将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的片断堆砌到一篇文章中,这种文章往往被判为“不符合文体要求”。请看下面的例文片断:
“和谐大会”纪要
李亚伟
时 间:虎年马月鸡日
地 点:山东阳谷县井阳岗虎家坡会议厅
参加会议者:虎大王,熊猫、娃娃鱼等动物代表,人类代表。
主 持 者:象博士
象博士:请大家安静!今天召开大会,主要是讨论我们动物界怎样与人类和谐相处的问题。请大家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虎大王:我认为,如果人类想和我们动物界和平相处,他们首先要深刻反思检讨自己,他们的所作所为,无疑是破坏了前些年签订的《和平共处条约》。
这次会议论正在进行中,我们不妨自己反思一下人类的罪过吧!
看看天空吧!天早已不是那个明净如冼的蓝天了。它整天哭丧着脸,因为人类把无穷无尽的黑烟、废气释放到了空中。损坏了它健康的面容……
作者选定的文体是“会议纪要”,前半部分基本符合要求,先交代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者、主持者,接着转述会议进程。可惜,作者没有沿着记述会议内容的思路写下去,而是中途改变了方向,大书特书人类破坏自然和谐的情况,这不仅偏离了记述会议内容的任务,而且造成了“文体”的错杂,写了一篇“四不像”的文章。
(2)避免形式不合文体要求。有的考生写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不全,没有精细的描写;写议论文,“观点”+“例子”,缺少“分析论证”这个关键环节;写戏剧,不组织戏剧冲突,不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剧情发展,而代之以大段的记叙,描写;写日记一段下来,不注明时间、天气等情况;写书信开头没有问候语,结尾没有祝福语、署名、日期;写小小说人物形象不突出,不会“尺水兴波”之法等。这些在高考作文中,都会因为“不合文体要求”而被扣分。
(3)避免文白夹杂。在语言的模式的选择上,高考作文不排斥文言文,但倡导以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反对文白夹杂现象。最后,建议考生认真研读几篇有典型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强化自己对不同文体的特征的认识,以增强文体意识。
最后,建议考生认真研读几篇有典型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强化自己对不同文体的特征的认识,以增强文体意识。
36计之19:感悟宜深,细节要精——怎样深刻
高考记叙文要达到深刻的要求,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即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情,视野中的小角度,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能够“袖里藏乾坤,沙中显世界”。
选材要小。就是小处落笔,借小事情,表现大主题。写记叙文,从撼动
过自己灵魂的小事入手,显示人间大爱,提纯理性精华;写议论文,从身边琐事着笔,折射时代面貌,揭示生活本质:此所谓“盆山蕴秀,寸草涵奇”。
例如,习作《一张贺卡》:
我时常觉得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我,目光里充满着疑问、委屈和失望。我按捺住灵魂深处的不安四处搜寻,才觉察到这是自己心中不可原谅的悔意------
那是初中时的事情,我没有忘记。那天傍晚,兴致勃勃的我在台灯下展开一卷纸,开始做我的美术作业-------一张贺卡。这个手工作业第二天就要上交的。我把纸剪好,用小刀小心地刻出一个小窗,再与底纸粘在一起,贺卡的雏形便完成了。我特意挑选了一些有趣的图画,用彩笔细心地画在小窗下的纸上,接着又粘上几片羽毛和小干树叶。“嘿!真漂亮。”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脑袋探了过来。她是李老师的女儿,叫小雪,就住邻院,一个挺惹人喜爱的小女孩。“漂亮吧,你小哥做的,哪有不漂亮的?”我一面涂着颜色,一面不失时机地向她吹嘘。“嗯,”羊角辫晃了晃,她仰起脸,一双大眼睛星星似的眨呀眨的,“把它送给我好吗,小哥?”她乞求似的问我。我用手拍拍那羊角辫的小脑袋:“等明天老师检查完就给你,可你拿什么来谢谢我呀?”我开玩笑似的问她。“我把我种的花送你一盆好吗?”她的眼里闪着一种欢乐的光芒,“我的花最漂亮了,真的!”“行!”我又低头做我的活了。第二天我的卡片受到了老师的表扬,高兴的我转手就把它送给了一位索要的好友。放学后,我哼着歌回到家,看见小雪正捧着一盆花儿坐在台阶上等我。我脑袋“嗡”地变大了,没有想到小雪当了真!我忘了当时怎样对她解释的了,只知道小雪充满希望的眼睛刹时被疑问、委屈和失望代替,变得黯淡了。她把那盆花轻轻放在台阶上,转身离开了。我望着她的背影,觉得那晃动的小影子正慢慢变得高大清晰起来,而自己在门灯的照射下却显得那么渺小、狼狈。后来我又精心制作一个卡片给了她,但这一点弥补不了我的错误。
我至今仍忘不了那双黑亮的眼睛。在现在甚至以后的生活中,那双眼睛将一直鞭策着我,使我明白如何做人。如何真诚地对待别人。
作者以“一张贺卡”为基本素材,以精细的笔触,新巧的构思,展开对“真诚”这个千年不变的话题的的追寻,表现出可贵的自省意识。文中无遮拦的心灵裸露,彻底的心灵拷问,显示了小作者反省自我,关注生存质量的严肃生存态度,主题深刻,意蕴丰富。
2.感悟要深。一些同学的文章,能从生活中选取新鲜的材料,叙写也比较生动;但是,没有真挚情感的涌动,不能带来心灵的震撼;没有理性之光的闪烁,不能给人人生的启迪。究其原因,是没有用心感受体味生活,不能解读生活中潜涵的丰富情感,不能捕捉生活所折射的深邃哲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纵览世界,洞察人情,用心感受,用心体味,方能感受到真情的可贵、真理的永恒,方能写出动人的华章。
①悟情。平凡的生活表象,潜在着丰富的情感特质。感受之,解读之,便会使文章具有撼人的艺术力度。刘万东同学写的《父亲的洗发水》,写自己寒假回家,每个月只用碱粉洗一次头的父亲,破例买了一瓶“海飞丝”。大年三十,“我”一洗,却发现它是假的。初十“我”要走了,“我”说“可能暑假不回来。”文章接着写道:“不能回来就算了,学习要紧。”母亲从围裙下拿出那瓶“海飞丝”,本来这些洗发水,你爸是买来留给你暑假用的,既然你不回来了,就带到学校去吧。”我鼻子一下子就酸了,忙接过洗发水,走出老远,才敢回过脸来。鞭炮还在响,泪眼朦胧中,我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在焰火的映衬下,已经凝成了一片永恒的召唤。
一瓶假的“海飞丝”,小小的物象,濡染了父亲真挚的情感。小作者用心感受之,解读其负载的令人荡气回肠的父爱:对儿子的守望,对儿子永恒的召唤。“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之捕捉,撞击读者心扉,文章亦显其厚实凝重。
②悟“理”。用心感受,联想人生,便会体味和解读出生活所折射的丰富内涵和深邃哲理,显现出高远的志趣。荣耀同学写的《厦门散记》,写自己在海轮的甲板上观赏海景:
突然,平静的海面似乎被搅动了,海水翻滚起来,吐出一圈一圈的白色泡沫,然后拥在一起,忽而向四周散开,渐渐地,巨大的海浪掀了起来,一排一排,从远处汹涌而来,就像一只白色的海鸥,吼着,嘶叫着,互相拥挤着,撞击着,我们的船体发出“哗 哗”巨响。大海终于咆哮起来,海浪冲得好高啊,水花直往我身上溅,一股海腥气味直往我鼻子钻。我们的船在海面上颠簸,一会儿冲上峰巅,一会儿跌入深谷。我望着这惊涛骇浪,不禁为海的神威所震慑。在我们人生道路上不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风浪吗?
小作者颠簸于惊涛骇浪间,瞩目翻滚的海浪,震撼、感叹,心灵顿悟:人生之路常遇此般风浪,惟有正视而不惧,方显英雄本色。心灵的感受,深邃的体味,思维超逸自然原态,使自然景观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文章情感因之升华,立意随之深化。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感悟则是使“血肉”中生出“灵魂”的手段和过程。没有感悟就不可能对生活进行精加工,就无法使主题思想得到升华。
3.细节要精。高考作文选择叙事类文体追求深刻,可以用议论的笔墨画龙点睛,但更多的时候体现为精深的细节描写。
例如,2005年高考福建一考生写的《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18年前的仲夏夜,我带着嘹亮的哭声来了。您说,这是个吉祥的开头。
在您的牵手中,我蹒跚学步;在您的教导中,我呀呀学语;在您的期盼中,我迈入学堂;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我逐步成长。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即使降生在贫困的家庭。妈妈,我怎能忘记上次我从学校回家,低低地和您说:“妈,好多年没吃西瓜了,我想吃西瓜……”我惴惴地看着你。您无言,叹了声气,走进灶房。我多恨自己提出这个无理的要求啊,父亲去世的早,仅靠您单薄的身体守着父亲留下的二亩薄田。这一刻,我真的恨自己残忍,怎能再给母亲施压呢?
可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看到您赶集回来,肩上背着个小西瓜,篮子里还有些刚下地的青绿的菜。妈妈走进灶房操劳着一天的饭菜,我忽然有想哭的冲动。过了一会儿,您叫我吃饭,坐在那张简陋的八仙桌旁,我明显地看到菜比以前要丰富好多,还有让我垂涎的红红的西瓜。妈说:“娃要高考,给你加些菜,快吃吧。”
我胡乱地吃了一些饭菜,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幸福地吃了起来。我说:“妈,您也吃啊。”您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你快吃吧。”我便心安理得地吃光了所有的西瓜。
我回房间整理回学校要带的东西,妈妈收拾了碗筷。后来,忽然想到告诉妈妈要体检了,于是就去灶房找她。可是,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庆幸妈妈没有回头,我冲回房中,捂着被子哭了好久。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有这样的母亲,即使穷又怎么样?她疼我,爱我,相信我,给我一个充满爱的充实的成长过程,母亲给我的已经太多……
今天,我坐在考场上。我知道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我会一直努力。最后,要告诉母亲: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文章用第二人称写的记叙文,文字质朴,情感真挚。平凡的妈妈,用不平凡的母爱充实了女儿的成长过程,自然而然地扣紧了题意。不事张扬,平实道来,是这篇记叙文的明显特色。特别是考生精心按排的妈妈啃西瓜皮这一细节,富有情感内涵,很能使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一个细节,奇峰飞降,将人物的心内景观推上了岱岳之巅。伟哉,善良的母亲心!
36计之20:揭下面纱,显露真容——怎样深刻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发展等级作文的要求之一。怎样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呢?
1.探究并揭示现象存在的背景。
在自然的存在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必然的合理性。我们还可以用提供背景的方法,凸现事物的本质。在作文中,用“这样的背景下”做引语,给看似一般的事物提供一个背景,相形之下,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意义。请看习作《说“一掷千金”》是怎样运用这种方法的。
说“一掷千金”
……
有了钱怎么花,似乎是个人的事。但盘算怎么个花法,却鲜明地反映出人的追求、人的境界。如果把一掷千金、挥金如土的做法放到精神道德建设和我国刚解决温饱这个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就更耐人寻味。这种奢侈之风正在污染着社会环境,污染着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
……
如果我们把目光从灯红酒绿的豪门贵宴移到农舍窑洞,警惕拜金主义的话题会变得更加沉重。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但现在还远非黄金铺地。我们人均还不到1000美元,在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排名榜上,我们的座次仅仅是第几十位,光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就有许多农民仍在为温饱问题发愁。河北一个失学的孩子,天天在家扎扫帚,想凑够不过四五十元学费。对比之下,那种一掷千金的“潇洒”,该是多么不协调!
……
以上选段,把“我的钱该怎花你管不着”这一看似有理的论调,放到我国具体国情的大背景下,对比之中,揭示事物的本质。
再举一个通过比较分析来揭示事物本质意义的例子:
……
据报载:不少地方盲目大建豪华公寓,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套。大款人数毕竟有限,工薪阶层又买不起,于是整幢整幢地闲置在那里,占用了大量资金,形成“有人没房住,有房没人住”的浪费现象。
如果说名人故居和古籍字画这些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真的是因财力有限而无法保护的话,那么投在豪华厅堂馆所和那些华屋豪宅的钱又是哪来的呢?据统计,真正属于外资和私人投入的很少,绝大部分是公款投入不当造成的。一方面是珍贵古籍处在“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的境地。另一方面,又是华屋豪宅“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这一无一有、一陋一豪,我们不难看出来某些决策者严重扭曲的价值观。
上文选段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了事情的本质意义,达到了深刻说理的目的。
2.探究并揭示现象的特殊意义。
有的现象,超出了一般的常识,表现出了某种反常,但是这种特殊或者这种反常,蕴含着异乎寻常的道理。特殊之中包含着必然。揭示这种反常的现象与必然之间联系,也就揭示了现象背后的本质。例如,2005年高考河南考生写的《生命的奇迹》中的一段:
曾经有一位美国小女孩,从小想当一名演员。妈妈把她送进了当地最有名的演出学校。可是,不久却收到了这样一个通知:“我们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是特别优秀的演员,但从没有见过像你女儿天赋这样差的学生,我们请她退学。”就这样,这个小女孩最初的梦想不仅被打破碎了,她的心灵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可她并没有就此放弃。在妈妈的支持下,她进了一个剧团,别人不准她上台表演,她就只跟着排练,剧团的每一场表演,她都去排练,既便没有上台的机会,她也为此感到高兴。可命运终不能让她如愿,十几年后,她又因为患上一种疾病,一条腿无法活动。想要表演的梦想,使她没有被疾病打倒,她坚持锻炼,坚持表演,她不仅征服了她的腿,并且在40岁,第一次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舞台,并取得了成功。第二次,在艾森豪威尔的邀请下,伊利沙白亲临现场,拥有万名观众,第三次,第四次……
她就是著名的演员露茜利٠鲍尔,她的人生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在她小时候,没有人会料想到她会登上舞台并取得这样的成就,没有人会觉得她当演员是情理之中。有人会觉得,她的成功像一个奇迹,可谁又清楚地知道这样一个“奇迹”,是诞生在多少个辛苦的排练,痛苦的嘲笑中的?就像险峻的高山拦不住汹涌的河流,汹涌的河流了拦不住她顶风前进的孤舟,就像平静的秋色拦不住冷冰冷冰的寒风,冰冷的寒风也拦不住她寻找春天的足迹。是她“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强筑就了她的“奇迹”,是她“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执著,使她成功为情理之中。
露茜利٠鲍尔是个用生命创造奇迹的非凡的人物,她用挑战命运的动人故事谱写一曲坚强的人生之歌。她遭遇的种种不幸,以及在遭遇种种不幸之后创造的惊人的成就,确实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然而,考生能够发掘出她辉煌生命乐章背后的执着和坚强,露茜利٠鲍尔的生命奇迹的必然因素。生命,就是用不屈的顽强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做到成功;生命中的奇迹,看似平常意外,其实都是在情理之中。
3.探究并揭示现象的本质危害。
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能够分析出现象的本质危害。
试看习作《戒贪养廉》一文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揭示“贪”的根源和危害的。
贪从何来?康德说:“贪是人类内心对外界事物无止境的欲望。”一个“无止境”,道出了贪者的心理源头。对某些事物的追求, 是人们正常的内心需要,正如饥饿者渴望能够饱餐一顿,贫穷者渴望得到一笔财富一样,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倘若一个饥饿者在享受一顿美餐之后,还想要一座银山,贫穷者在得到一笔财富之后,还想要一座金山,这便是“贪”了,因为他的希求超出了一定的限度而变成无休止的奢望了。不要小看这种欲望,它包罗万象,名目繁多:有人贪色,有人贪财,有人贪酒……凡是沾上这种习气的,小则毁了自己,大则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古往今来,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唐后主李煜,贪恋绝色佳人,最终落得“垂泪对宫娥”“北面为臣虏”的可悲结局。
这段议论,紧密围绕一个“贪”字,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析因论果,深入发掘“贪”字的思想根源,揭示“贪”字对个人和社会的的严重危害,议论周严而富有警示作用。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编辑推荐:
·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试题分析 (2021-6-8 17:55:18)
·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全国乙卷) (2021-6-8 11:20:55)
·2021年高考语文解析:四个关键词解析语文卷 (2021-6-8 11:08:59)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释放哪些改革信号 (2021-6-8 10:51:17)
·2021高考语文试题:春风化雨 讲述高考育人故事 (2021-6-8 10:23:22)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答案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答案已公布
2022年湖南高考生物真题已公布
2022年广东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及答案汇总
2022年广东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2022年浙江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已公布(完整版)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黑龙江 | 内蒙古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