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
统一命题
单独报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高考 > 高考语文 > 高考语文辅导 > 正文

2018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考满分作文36计

来源:考试吧 2018-8-30 9:07:54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8年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高考满分作文36计,更多2019高考备考资料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高考网或关注“考试吧高中资讯”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36计之25: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有文采

  词句是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要使文章有文采必须下功夫润饰词句。

  1.巧施粉黛,词句靓丽

  词句是构成篇章的基本语言单位,篇章的文采靠具体的词句来体现。因此,在高考作文中,对文采的追求,首先表现为对词句的修饰,考生要善于选用生动形象的词语,为语句添光增彩。

  ①绘色。语言要有穿透力,要有视觉效果。即语言形象生动,叙事写人,要避免使用抽象的字眼,尽量选用图画般鲜明的词句。例如,“她眼睛很美”,就很抽象。而如果添加上绘色的形容词,写成“她的眼睛碧蓝,闪动着明亮的眸子,甜甜地望着我”就形象多了。又如,“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就像很好的事情再作改动”,就比较抽象。而莎士比亚写成“替精炼的黄金镀金,替百合花上油彩,把香水洒在紫萝兰上”就是色彩鲜明的图画。高考作文也可以用绘色的方法,使语言形象化。

  例如, 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爷爷和奶奶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密密的枫竹林里,红嘴玉轻轻地歌唱,紧靠竹林边的小山塘,蒸腾着一般蓝幽幽的雾……竹林那边,桂花正浓…… (《爷爷奶奶的秋山情节》)

  这段景物描写十分注意绘画美,考生巧妙地调配颜色,细腻地描绘秋景,文章意境优美,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写木楼作者用“湖蓝湖蓝”来形容,写“枫牙岭”用“幽蓝幽蓝”来描绘,虽然同是蓝色,但有深浅之别。枫叶是红的,红嘴玉的嘴是红的,“山雾”是乳白色的,“雾气”是蓝蓝的……这是明写事物的颜色。“枫竹林”“羽毛”“山塘”“小路”“草丛”“桂花”等,让读者调动生活经验去联想,这是暗写颜色。明暗交错,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好一幅五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秋景图,多么令人神往啊!

  ②绘态。静与动同是事物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我们写文章要善于选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准确地描写出事物的存在状态。

  静态。

  例如,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苹果,也是那么鲜艳,那么逗人爱。大

  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呈现出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般的果子,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峻青《秋色赋》)

  动态。

  例如,雨滴坠落下来,它们汇入山脚的溪流,雀跃着。它们顺着山势顺着山的引导,奔流着。就像父母牵着跌跌撞撞的孩子教他们走路。

  溪流顺着山势的引导进入了河流,河流翻卷起小小的水花,一朵两朵……像是调皮的孩子在跟父母做着鬼脸、眨着眼睛。而山是沉稳的,山有山的威严,看着那河流上的水花,他们只是静静地微笑。他们要担负着树林、草儿和小鸟甚至人类的生命。所以他们沉重,他们不能陪着河流去玩耍。(峻青《秋色赋》)

  动静相生。

  例如,河流越来越宽大,望着沉重的大山,它想它应该为大山分担些沉重,

  所以它载起了航船。山望着河流笑了,笑得很舒坦,就像父母看见孩子把家里收拾得整齐后那种微笑。

  渐渐的河流来到了平原,它与大山渐行渐远,大山的影子早已模糊了,但河流的记忆里大山依旧清晰。此时的河流已经能负起很重的大轮船了。

  大山在眺望,蜿蜒的河流不知伸向何方,“孩子,路上小心啊!”大山在心中默念着 (《水的成长》)

  以动衬静。

  例如,园子里静悄悄的,远处传来唧唧的虫声,在歌唱愉快的夜晚。从黄浦江边吹过来的微风,掠过树梢,吹拂过水面,平静的水池漾开涟漪,圆圆的月亮和圆圆的灯光仿佛在水中喝醉了酒,摇晃着。映在水池两边的树的倒影,也轻轻摆动。公园里各色各样的花朵,徐徐吐露着芬香,给微风一吹,四散开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化静为动。

  例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鲁迅《社戏》)

  ③绘声。描绘人或事物的声音,可以传神地写出事物的特点,人物的个性。

  拟声词可从声音方面抓住读者。俄罗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辅导学员写作时,让学员用一个句子写吝啬绅士给乞丐一个小钱的情景。

  学员写的句子是:

  他把一个钱投到乞丐的手里。

  下面是经陀斯妥耶夫斯基修改的语句:

  他把一个小钱向乞丐投下,叮叮当当地滚到乞丐脚边。

  这个句子动态声响兼备,让人想像得到绅士鄙视乞丐的神态和乞丐的可怜。

  绘声、绘色、绘态虽事物外在特征的描写,真要写得逼真,还要追求“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2.参差错落,灵动自然

  语言的“有文采”有时表现为一种变化之美,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句式的选用上,即通过长句与短句、整句和散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多种形式的灵活搭配,追求参差错落、灵动自然的美感。

  ①长短交错。

  即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为长句;反之,为短句,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谨、精确、细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有力。长短句交替使用不但表意丰富,增强抒情效果,而且往往产生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例如,“我求贤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韩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气走范增。如此,你众叛亲离,我渐丰羽翼,不纳人言,你不见幽王烽火戏诸侯,代价是戎狄胡马摧雕楼,始皇奢掠黔首,代价是诛秦族万年遗臭,你一意孤行,我则充分听取臣子意见。函谷关前,范增劝你强攻,你按兵不动;鸿门宴上,张良让我谢罪,我以身脱险。项王啊项王,由此看来,只该我大汉并吞八荒,横扫六合,包举宇内,席卷天下。”          (《英雄》)

  长短句交错,极尽变化之能事。内容上构成鲜明对比,尽显项羽“一意孤行、盲目自信”的个性,有力的表现了文章主题。

  ②整散结合。

  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如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相反,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表达活泼生动,明快自然。整句和散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

  例如,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永远战斗不息的人生斗士,他是谁?他就是史蒂芬·霍金。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花似锦,光艳夺目;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因为他的坚强意志,变得葱葱郁郁、油油翠绿。是的,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非凡的科学成就,其中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人生的无比自信,这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人,人生的斗士。……霍金,他就是火,点亮了我们前进的灯;霍金,他就是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人生的斗士》)

  这段文字整散结合,灵活多变,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流畅悦耳,令人拊掌击节。

  ③是否相间。

  即肯定句与否定句交错使用。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意重,语气果断;而否定句的语意轻,语气比较委婉、缓和。肯定句与否定句交错使用,能取得特定的表达效果。

  例如,右边,山岩。春日寒风料峭,夏日骄阳如火,秋日蓬蒿遍地,冬日风雪击面。西西弗斯愁眉苦脸,脚步沉重,每一声喘息都饱含愤怨,每滴汗水都充满牢骚。

  接受惩罚中的西西弗斯看不到春花之绚烂、秋果之丰硕,禁锢的心灵中全是愤怨牢骚,他不快乐,更不幸福。

  左边,山势挺拨。春天繁花盛开,夏天鸟鸣啾啾,秋天漫山红遍,冬日银装素裹。西西弗斯红光满面,每推一步都有舒心的叹息,每上一米都有成功的微笑。

  享受过程中的西西弗斯,听到了鸟鸣风语,感受到了夏之热烈,冬之静穆,心灵与大自然相通,他能不快乐,能不幸福吗?

  (《西西弗斯你快乐吗》)

  一个西西弗斯两个不同画面,惩罚面前两种截然相反的心境:煎熬、享受。为增强艺术的表现力,考生采用对比之法,兼用肯定否定两种句式,中间嵌入虚词“之”,于画面中增添了抒情性和音乐美。

  此外,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式交错使用,都能以恰当的语气表达丰富的内容。

  36计之26:镶嵌名句,画龙点睛——有文采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如果我们能够自然的把久经岁月磨炼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镶嵌在高考作文当中,定能增加文章的思想的内涵和语言的文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请看下面两个优秀文段。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的,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精彩的。岳飞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曹操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抒发对生命的感慨;李清照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相思的愁苦蕴于生命之中;苏轼钟情于“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激狂生命。其实,一缕阳光透入,你会发现一杯清水中也会折射出七色之光,何况是你的生命呢?去珍惜、品味吧,暴雨之后,你会发现,阳光下你的生命也很美丽,很精彩!

  (2005年《读者》第6期《乐观思维,精彩生命》)

  寂寞是什么?我说,寂寞是屈大夫在“漫漫其修远兮”的路上“上下而求索”的身影;寂寞是鲁迅先生在“彷徨”中的思索,在“呐喊”中战斗的心灵伴侣;寂寞是我们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新社会中摸索前进的步伐。

  寂寞到底是什么啊?寂寞是“将在不知道的时候独自远行”的勇气;寂寞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寂寞是真正的孤独者“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坦荡;寂寞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悠闲;寂寞是青年一代独享“书香轻拂沁心灵,诗行轻滑渗血液”的畅快;寂寞更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与高尚。 (《散文选刊》2005年第1期《寂寞》)

  这两段文字最明显的特征是运用了大量的古代名言入文,使文章主题突出,文采飞扬。在高考作文中,我们把精炼的名言警句引入自己的文章,同样能给自己的文章增色。

  下面介绍一些使用名句的方法:

  ①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作为文章标题,能让自己的作文题目一枝独秀,获得读者的青睐。例如,以“少年心事当拿云”、“不畏浮云遮望眼”为题,远比以“谈志气”、“人要有远见”等题目更形象,更具韵味。2004年高考中福建考生写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引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曹操的评价,高度概括,观点鲜明,并为全文内容的安排理出了清晰的思路,起到了纲目的作用。

  ②以名句开篇,先声夺人。

  《生命的色彩》开篇这样写道: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生命的颜色,灰暗、沉闷;“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是苏轼的生命的颜色,雄浑、超旷。那我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呢?

  作者运用李清照、苏轼两位宋代词人笔下的名言开篇,形象而凝炼地告诉我们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名句虽短,却含蓄深沉,极具概括性,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启迪我们对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作出正确的选择。

  ③以名句过渡,巧妙衔接。

  例如,教材中的《琐忆》一文就是用鲁迅笔下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纽带将全文25个自然段(包括鲁迅的7次谈话)有机地贯串起来,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平易近人而又爱憎分明的人格,让读者感到形散而又神聚。

  ④用名句对比,突出中心。

  例如,《积极思维,快乐青春》中这样写道:

  年轻的桃花总是灿烂的,年轻的日子总是不知忧愁的。年轻没有“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伤感,也没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更没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有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澎湃激情和“少年心事当拿云”的豪迈壮志。

  文中运用了5句名言,将伤感、感慨、无奈的忧愁之情与澎湃激情、豪迈壮志的年轻之心进行正反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年轻人的心态特征。

  ⑤用名句议论,具体形象。

  《我的世外桃源》引用名言,用议论的笔调表达自己对语文的喜爱之情时写到:

  阅读语文,它使我有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感情;阅读语文,它使我有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信念;阅读语文,它使我有了“行贤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的做事准绳。

  作者运用了3句名言,将“阅读语文”的作用(原本抽象的语言,诸如“丰富我的感情,陶冶我的情操”等等)具体化为古代先贤的崇高形象。

  又如散文《柳》中的一段:

  柳,实在应该为你鸣不平!一直以来,你就象征着轻薄或可怜。古人诗句中有“轻薄柳絮随风舞”,你是被人轻视的轻浮浅薄的形象;一代文豪苏东坡笔下的柳絮“似花还似非花……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是可怜的形象。

  作者将“柳”的“轻薄”和“可怜”的形象,分别用古代名句加以形象描绘,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真切而细腻地感受到、触摸到。

  ⑥用名句写景,境界优美。

  散文《家乡的三月》,为了突出江南三月独特的魅力,作者在文中巧妙地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扬柳风”三个名句,江南莺飞草长的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准确地运用名句,借鉴名句的表达技巧,能更好的提高写作能力。恰到好处的引用古诗文名句入文,无论写作何种文体,都能发挥出多角度的立体的独特魅力,使引用者的文章锦上添花同时,尽显作者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36计之27:善用修辞,意蕴丰厚——有文采

  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会给文章带来可观的姿色。文章是一条小河,修辞便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文章是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文章是深邃的蓝天,修辞就是蓝天上的缕缕白云;文章是浩瀚的大海,修辞就是大海上的束束浪花。如果你在高考作文中成功地嵌入些精美的修辞语段,那么文章就会显得内容丰赡,气势充沛,辞采华茂,形象富丽,

  ①比喻——绽放艺术花朵。

  精妙的比喻,就好像《天方夜谭》里的神灯一样,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力量:深奥变得浅显,晦涩变得清晰,清瘦变得丰满,直露变得含蓄,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运用比喻关键是要准确、新颖:准确,就是要贴切反映对象的特点;新颖,一是喻体新,二是喻体与本体的联系角度新。

  下面是从高考满分卷中摘录的一些精美比喻:

  山是阳性的,恢宏大度,阳刚万丈;水是阴性的,温柔抚顺,清冷恬静。曹雪芹说:“女人是水做的。”这我同意,但男人绝不是浊泥,他是山的化身,这让我想到父亲,想到了他那山一样宽厚的脊背。(江苏一考生《父亲是座山》)

  两个形象的比喻诠释了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揭示了山、男,水、女,阳刚阴柔两种不同形态的美,而且融入作者对父亲的真挚情感,可谓一石三鸟的妙笔。

  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广东一考生《语言:沟通的钥匙》)

  考生先将沟通比喻为一扇门,将语言比喻为打开这扇门的钥匙,突出语言在沟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着展开丰富的联想,由“沟通之门”想到门的另一方,展示三幅图画——漆黑的深夜、一望无际的沙漠、浩瀚无边的大海,分别配以皓月当空、繁星满天,鸟语花香的绿洲,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比喻形象,对比鲜明,启示人们:在语言的作用下,很多看似困难的交际都能够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③也许我是唐时的一株柳,矗立在古风河畔;也许我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微波;也许我是明时的一股风,穿越在修长的胡同;也许我是清时的小女子,终日在河边洗涤衣物…… (海南一考生《给妈妈的一封信》)

  这段文字以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雅致的娴静、节奏和谐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将心曲娓娓道出,表现出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人生追求和人文意识,读起来令人惬意。

  ②排比——闪现亮丽风景。

  排比句式用于叙述,具体形象;用于抒情,淋漓尽致;用于说理,理直气壮。无论哪种文体,使用排比都可以充实内容,增加气势。好的排比,如骏马走坂,读来酣畅漓淋,神盈气足。

  如2005年高考山西考生以“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为话题写的满分作文《本没有意外》:

  本没有意外

  ①生活中时有出人意料的事:悬崖上长出了树,小溪流成了河,著名学者承认不足,政府官员自我检讨……人们心中充满了疑问,感到这些事情大大出乎了意料。

  ②我们不应该感到意外。

  ③当我们看到嶙峋的山石上屹立着一株苍翠的青松时,不必惊奇,因为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当我们看到长江的源头只是一弯细流时,我们不应感到诧异,因为那是一种爱的广博;当我们听到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回答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时说“不知道”时,不必不解,因为那是一种大家的风范;当我们看到温家宝总理噙着泪水,深情地对人民说“我做得不够”时,更不必意外,因为那是人民公仆对人民至深的热爱!

  ④我们不应感到意外,因为这些看似充满疑惑的问题,背后都掩藏着深刻的答案。我们不应感到意外啊,因为我们之所以意外,是因为难以读懂其中的真谛!

  我们还能这样发问吗?为什么袁隆平为国家做出了那么多的贡献了,还是住着普通的平房、穿着掉了色的汗衫?为什么徐本禹那么傻,放着好好的研究生不读,而要去穷乡僻壤的山区做老师?为什么那些大收藏家,把无价之宝无偿献给国家?

  ⑤我们没有理由再感到意外了!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读出他们的苦心,惊叹他们的人生境界,为他们的人格魅力折服。我们应该将我们的不解、疑问、惊异,化作深深的感动,再化作我们向他们学习的力量。

  ⑥我们没有理由意外,我们只能震撼。我们不再奇怪:为什么,在困在废墟中时,一位母亲竟能用自己瘦弱的身躯,承受着无数砖石的压力,为女儿撑起一片狭窄但安全的空间?我们只会被深深打动,感悟母爱的坚定、执著和伟大。我们不再奇怪,为什么,在衡阳火灾中,那消防官兵明知危险,仍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去?因为那是军人的责任,那是对职业的忠诚!我们也不再奇怪:为什么,那些奥运冠军获得奖杯时流下了泪水?因为,这是数年来流出的血泪催生的花朵,那是为祖国荣誉铸造的丰碑!

  ⑦是的,我们不会感到意外了。因为我们读懂了其中的理,更读出了其中的情,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⑧生活中没有意外。生活中本没有意外。

  考生以平白话语开篇,语气舒缓;第③段便四个因果关系的复句构成排比,使文章语气骤显紧张;第④、⑥段以反问句式构成排比语句,使得语势磅礴,思路宕开,给人以无可阻挡之势,并不断加深主题思想的升华;第⑦、⑧段重归平凡,以“生活中没有意外,生活中本没有意外”反复强调,与前文相互照应,相得益彰。

  ③拟人——浓化情感色彩。

  拟人就是赋予物以人的某些方面的特征,即当成人来写,它追求一种对读者强烈的印象感,情感的冲击力,动人的情趣美。

  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齐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水明山秀》)

  考生用拟人手法,化静物为动景,融情思于山水。在这里,流水有情,青山有意,山水有了灵性, 景物有了情趣。

  我本是一只平凡的雏鸡,但妈妈你却说“只要刻苦训练,鸡也能如鹰一样在天空翱翔”,但我一次次的试飞总是让您失望。您沉重的叹息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但我只是一只平凡的鸡,天空只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梦,而妈妈一心盼望我有一天飞上蓝天,改写我们家族不能上天飞翔的历史。对不起妈妈,我只是一只鸡,所以蓝天不是我的选择。江南三月,草长莺飞,我会在那里尽情地跑动,如一朵黄色的云掠过碧蓝的天际,那里才是承载我快乐的天国;我不愿把鹰的期望强锁上眉头,碾碎一个春花秋月的日子。在一片放逐理想的草原,我会和鹰一样快乐,妈妈请祝福我吧,我是一只幸福的鸡。 (湖南考生《一只雏鸡给妈妈的信》)

  考生用拟人化手法,借一只雏鸡之口,演绎自己对话题的认识,用第一人称,让一只雏鸡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地向妈妈诉说“拔苗助长”式“家庭教育”给自己心灵带来的创伤,真切的希望妈妈能够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对生活理想的选择,真实可感,情感浓郁。

  此外,想像能勾画美好的生活画景,夸张使事物的个性更加鲜明,对偶可增强文章的节奏感,设问能引人入胜,恰当的使用都能为文章增光添彩。

  36计之28:浓化色彩,层递铺排——有文采

  通过精美生动的材料选择和形象提炼,进行连续的层递式铺排,浓化作文色彩,显示语言美感的文章,往往集浓缩型材料、激情化铺排、形象性语言于一身,以思想丰厚、情味浓郁、形象优美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如高考金牌作文《人约黄昏后》:

  考生以颇为新颖甚至有些怪异的叙述方式开头:

  一位文学家恋爱了。

  生活如同尼亚加拉瀑布冲开的一杯香茗,洋溢着郁郁醉人的清香。在这份淡淡的、缥缈的芬芳之中,好多好多细节都可以让人怦然心动——

  这位文学家是谁呢?似乎是作家虚拟的论述对象,又似乎是话题主体的作者本人。但无论如何,这样突如其来的劈头一句,是很能制造一点兴奋效果的。再加上,用“瀑布”冲“香茗”到“细节”让我怦然心动的一段漂亮且富有韵味的文字跟进,实际上作者在落笔伊始,已经为全文设计了一个足以让引人注意的亮点。

  然后,就一是连串的浓墨重彩的挥洒:

  譬如看到狂风暴雨之后,柔弱的柳儿依然完好无损。

  譬如看到高山清泉间,晶莹水珠摔碎前的最后一次闪耀。

  譬如看到白练横空的峡谷飞流直下,最终化作团团远去的涟漪。

  譬如看到如洗的天边突然架起一道虹桥,虽短暂却绚丽。

  譬如一阵晨风拂过,枝枝娇小的野花撑起一片五色斑谰的清纯。

  譬如雨夜独自在家,倾听那屋檐下点点滴滴的缠绵悱恻。

  譬如走在无人的小径,一双粉色蝴蝶倏然消失在绿葱葱的田野。

  淋漓尽致的描给,变幻多端的精美镜头,作者的形象捕捉与用形象议理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尽管,如不仔细品味,至此很容易留下尚未切近命题的感觉。但是,有如此浓墨重彩的连续状物,有如此一浪高一浪的文势推迭,又怎么能让人刮目相看,不让人油然而生偏爱之情呢?

  显然,这同样是一个设计得极为可取的层递铺排。后面的文字是这样的:

  春风吹碧,百花齐绽。她最爱牡丹,我也是。我们经常相约黄昏,欣赏牡丹,或苞或花。

  牡丹含苞,朱唇紧闭,皓齿轻封。等到一旦开放,那便如沸腾的黄河,千株万株,纵情畅快,在晨露的亲吻中恣意地摇曳,在阳光的沐浴中心情地挥洒;在清风的呵护中热情的歌唱。花香四溢,在清新空气中冲开醉人的香茶;国色天香,将周围绿树染成一片富丽堂皇。一簇簇,向着天空放声呼喊;一簇簇,对着大地吞芬芳;一簇簇,让自己的身体尽情舒展;一簇簇,让自己头顶斑谰的热情燃烧。

  这里的景物是恋爱的文学家“认知”的景物,是一颗兴高采烈的心灵所休味的景物。因此,一切都是美的,都是好的,都是充满了蓬勃生命力而令人深深陶醉的:

  然而,这位文学爱失恋了。

  生活的香味早已荡然无存。柳儿啊柳儿,为什么你那么轻佻,那么随风飘荡?那么眩目的闪耀却如此短暂?彩虹啊,彩虹,为什么你那么自私,带走了班谰色彩却只留下苦涩的回忆?……

  黄昏依旧,又赏牡丹。一阵狂风呼啸,一片尘土飞扬,颗颗花团、片片花叶便狼藉满地。枝枝花干,相互敲击着发出沙哑、无助的声响,像对天乞讨,又似乎对地哀号……

  这里的景物,是失恋的文学家“认知”的景物,是一颗郁闷苦痛的心灵所体味的景物。因此,一切都是恶的,都是丑恶的,都是充满萧杀和凋零的气氛而令人深深怨愤的。

  恋爱与失恋的气氛情绪不同,对同样事物的亲疏的“认知”就迥然不同。作者就是这样,通过较为明确的对比,通过前后的全然相反的感受“牡丹”的论述,鲜明地揭示了主题,也较为圆满地完成了话题的要求。

  最后,作者这样结尾:

  生活真的如此善变吗?不,不是的。生活只是单单的生活,注入你的感情才会变得异样,变得多彩,才会让人感到快乐或者失望。

  必须看到,或许是由于考场的紧迫,作文后半部分写得并不是很完美的。语言组织明显地弱于前面,恋爱与失恋两个对应的“认知”段落,内容、形式上对应略显不够周严。然而,因为前面的铺排给评卷老师留下的深刻的印象,造成的阅读效果太浓烈了,个人才识展示得太充分了,这样就很容易让人对后面的不足忽略不计,甚至不忍心于扣分。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高考通关!
获取2018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18年高考作文
获取高考历年真题解析
获取2018高考心得技巧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秘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编辑推荐:

  2019高考语文必会100个多音字总结

  2019年高考命题的最新定调

  2019年高考作文辅导:三大要素炼成高分作文

  2019年高考作文辅导:五步训练 练就作文新天地

  2019年高考时间预计为:6月7、8、9日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高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高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