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高校招生人员“忽悠”考生的力度。“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常识大家都知道;因此,日常生活中上当受骗的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但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这个问题上,许许多多的考生和家长就常常自觉而不自觉地将之违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理由何在呢?看看许许多多的考生和家长在各种高考咨询时的表现就明白了。在高考咨询时什么问题问得最多呀?当然是,我考了多少多少分,能报什么学校?我考了多少多少分,能否报某一所学校?考生和家长如果将招生老师、高考专家对此问题的回答仅仅作为可有可无的参考还是可行的;如果将招生老师、高考专家对此问题的回答“当圣旨”,作为填报志愿的首选依据甚至是据此填报,那就成问题甚至是大问题了。全国每年因吃“天上掉下的馅饼”、“免费的午餐”而消化不良、导致“生病”,以至抱憾终身的考生有许多,现举几个考生的例子,说一说违背常识的危害及应对办法。
(1)老师“忽悠”了646分考生,又成生源战牺牲品。
2007年高考后,河北省考生袁※※经历了冰火两重天。646分的成绩使她成为全县探花。在报考大学时,西安交通大学的招生老师多次在电话中信誓旦旦地说上西交大没问题,袁※※满怀信心填报了该校。然而让她始料不及的是,她因3分之差与西交大失之交臂。
袁※※是沧州东光县南姜村人,去年高考仅530分,经过一年埋头苦读,今年考出了646分的优异成绩。她是单亲的贫困家庭,一家人就靠妈妈每月260元钱的低保和劳动局每月发的300元钱勉强度日。尽管生活艰难,但今年袁倩倩的好成绩让妈妈多年来的愁云散开了。读一个上得起的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不愁没有好前程,一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到她身上了。“在不同时间打了5次电话,5个老师都这么肯定,态度都非常坚决:别的学校不用考虑,就报我们学校就行。”考虑到西交大的学费和西安的消费水平都不高,再加上招生老师的承诺,她们在一批A志愿里填报了西安交大。只是在一批B志愿里,※※觉得空着也是空着,才顺手填了广州中医药大学。
谁知西交大录取分高达649分,“肯定能上,等着领通知书吧”的诺言成了泡影。袁妈妈亲赴西安交大质询也无济于事,交大校方表示不会对袁※※破格录取。袁妈妈泣不成声:“本科都是上4年,广东那个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仅587分)却要上5年,每年学费5800元、住宿费1800元,都比西安贵很多,未来的生活费就更不用说了。西安的学费我们都拿不出,现在(如果去广东)更使我们一家雪上加霜。我们所有的期望全落空了!”(郭天力;以上摘自《中国新闻网》,略有删减)
(2)招生老师误导,2分之差落榜北大。
辽宁省2007届考生吴龙在高考考试后,估了660分,实际成绩658分。由于北大、清华招生老师参考分段过低的误导,仅仅因为这2分之差,他落榜北大,从此与中国一流高校无缘。
在辽宁高考填报志愿时,代表着全国最高学府、被无数人景仰着的北大、清华招生老师,在遍寻辽宁最好的重点高中,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仍是估分),他们给出了一个参考分段,645-650 分。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奉为至宝,学校召开动员会指导报考,其他学校照此确定自己的招生参考分数段,并广泛向考生及家长通报。哪知参考分段,是由于招生老师不相信辽宁的成绩会这么好,于是自作主张降分公布分数段,也就是说,我们全体人遵循的645-650分是经过他们个人加工的结果,事实证明这个结果是错误的。由于参考分段过低,造成高分段考生没有正常分流,全部集中在北大、清华,从而大大抬高了录取线。
北大初步的录取分数是660分,比预计高出15分。吴龙在所有报考北大的考生中排名38位,而北大在辽宁仅仅录取33名理科生。听到“因两分之差被关在北大门外”的消息,没有经历过中国高考的人根本无法体会这种打击的强度,它不仅仅是失去了进入一所大学的机会,而是意味着命运的改变。
即便如此,他们还在充满希望地坚持着。因为按照招生录取规则,军事院校、公安院校、香港院校可以提前录取。如果在吴龙之前,万一有考生报考上述院校,腾出几个位置他们就多一分希望。还有,辽宁省招办、学校都在强烈呼吁北大增加名额,这也是新的机会。按常理推测,指导上出现这么大的失误,造成这么多学生落榜,总该有人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姿态吧。7月13日(星期五),我们终于得知最后的消息:北大的确增加了九个名额,加上一个考生被香港大学录取,两个报考了清华的国防生,分数线应该正
相关推荐:高考状元谈高考:每月复习时间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