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考试说明的解读
1、必考现代为20分,文学类文本四种,但选材只可能是小说和散文,吴锦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或者小说或者散文”,在说到诗歌不可能选是插说了“高考语文的均分96分左右较为合理,要有区分度,最高不能超过104分的均分”这样的话。
以前的选材特点是,散文多,小说少。散文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多,平实描写生活的少。江苏思念的情况是:04年的有一定的象征性,05不谈,06年的有一定象征,07年的是平实类的。
必考现代文的三个要求是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其中前面两个过去就有了,“探究”是今年提出的。对它要有一颗平常心,不神秘,因为这种题型自身也有一个探究的过程。
07年的探究题《林冲见差拨》的第四题,评卷要求是“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不要面面俱到”;实用文《叶圣陶在四川》的探究题其实就是信息筛选题。
广东的《泥泞》第四题也可以认为是探究题。
山东的《灯火的温情》也有题可以归为探究题。
江苏06《烟雨牛鹭图》评价作者的思想倾向及其你对他的看法,也可以看作是探究,
探究是要读出自己的见解,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答案,但考试院会设计出几种可能的答案,考生的其它答案能自圆其说也可,但像探究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形象,说父亲攀爬围栏是错的,违反交通规则,应走天桥,这样的探究是绝对不行的。没有理解父亲的形象意义。
07年江苏《麦天》,理解“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中的“鲜亮”和“滋味”,带有一点探究的性质,这是作为08的过渡,是命题人的意图。答题时,考生流于词语表面的意思,没有涉及到本质。
“探究”对以上内容有所延生。有分析、理解、信息筛选和评价这样几种情况。
2、关于古代诗文阅读
要求是浅易的文言文,记叙类容易浅显,特别是人物传记类。三道选择题,4个方向: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和分析概括,但题目只涉及其中的三个方向。
实词和虚词,以实词为主,尤其是跟现代汉语相区别的词语。虚词今年应该是十五个。实词比虚词更重要,虚词随即安排,不出题目的话可以在翻译中体现。
分析概括三对一错,“三对”把全文内容很好的概括了,对读懂文章很有帮助,看文章前或后可以看看此题。
句法不单独命题,在翻译中体现,三个句子九分。句子翻译要直译,字字落实,实词的意思很重要,要讲清楚,语句还要通顺,符合句子表达的意思。要注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句子的语气。
3关于古诗鉴赏
以唐宋诗词为主,元词不好,不能代表当时的文学水准。
07年辛弃疾的词,得分不好,第一问大部分考生只写了第一点感情:依依不舍,其它的两点关心祝福和前途迷茫很少涉及。建议回答任何问题时可以想想能讲出几层意思。
第二问回答心境,得分也不高。建议读懂诗词讲的是什么,读清诗词再作答。
4关于名句名篇
今年规定8分,争取拿到7分。
“孔子语录”苏教版6条,人教版10条,只考苏教版的6条。
《诗经-氓》苏教版没有但是不能排除。
高中、初中的内容没有比例,高中近些可能考得多些。
课外的随机性大。
“名篇”历来考的不一定很出名,可以是冷僻的,主要考察该背的是否背好,现在要大致向“名句”靠拢,减轻负担。
高考默写常见的错误是写错别字,词序颠倒。
4关于语言文字应用。
5道题18分,6个方向:语音、词语成语、病句、扩句压缩、选用仿写变换句式、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两个部分:语知和应用
语音与词义关联,标点和错别字放入作文,病句建议分类复习。
语用题,仿句注意如比喻、比拟等修辞和语境转换,有条件造句。
改错题如5该3,根据高考阅卷情况,没有效度;想象合理如“蛙声、银河、树影”等,明显不合理。
5关于作文
题目上面的一段文字是对题目的说明,不是材料。审题难度降低,题目范围扩大,文体意识清晰,或者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共十条,最好都告诉学生。发展等级只要一点就可以加分。
不要用古人古事,最好联系现实,不要胡乱虚造。像《赤兔马之死》影响太大,可以结束了。
6关于选考
论述类:论文、杂文(因为篇幅短小,可能性较大)、评论
实用类:传记、新闻(这两种可能性较大),调查报告、科普文章
能力层次比必考低,仅需要理解词句,分析综合,包括筛选信息,梳理文章的思路脉络。题型为单选加简答,共4道题。单选一题或者两题,视技术问题而定。
7关于加试
不能和前文重复,只有30分时间,学生疲劳,考虑到大学中文、历史、法律和经管的需要。
【文言文】断句6分,然后就语段的提问不是文学、文史常识,随机出,没有范围,碰到什么可出就出什么,
【名著阅读】范围10本,有古代、现代和外国的,讲得时候要细一些,如故事的脉络、人物和艺术特色。题型为一道多选,两道简答。涉及面可以很广,最多为7片名著,选择题一个选项一篇名著,然后简答两篇名著。设题时可大可小,大到对一篇名著的归纳,小到如《温酒斩华雄》的细节。
降低难度方式:可告知错几项,要求学生看清楚题目;也可在阅卷时,看选对的给分,对一个得一分。
【文本材料分析】对要点的分析概括规定字数,考查学生理解、筛选和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思维细微严谨。